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概论复习
考中国伦理思想体系内容构成: 人伦、人道、人性; ○
(P224) “礼”的法则; “仁”的原理; 修养的精神。
考仁、义、礼、智就是“中国四德”,它与理智、正义、节制、勇敢的“希腊四德”形成○........
对照,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P225)
考孔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仁” ○
内涵(P246):
1、“仁”就是生命的相互通感,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 2、“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 3、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
4、“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
考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P245): ○
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 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智慧 ................
考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P248) ○..
考张载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志士仁人)○..(P250)
中国文化的类型:伦理型文化
考中国文化的特点(P269—270): ○
中国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种强大表现在它的; ......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凝聚力等诸方面。 ............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
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P281) ○
中国学术发展:先秦——诸子之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朴学。(朴学:考据学eg《六经古音考》)
考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天人合一 ○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
2、以人为本
3、贵和尚中(万物并育而不害,道并行而不悖) 4、刚健有为
考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功能:民族凝聚功能 ○
精神激励功能 整合创新功能
考理欲之辩,理性与感性的辩证关系(P320—322): ○
感性欲求——“谋食” 理性欲求——“谋道”;
1、核心:超感性的欲求,在理想追求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2、儒学的正统化,理性优先的原则被不断强化,感性的欲求则一再被压抑;(存天理,灭人欲) 3、理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人的普遍本质,感性则更多地关联着人的个体存在。 突出理性的要求同时意味着强化人的普遍本质和漠视人的个体存在。
考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内圣”“外王”(P322—324) ○
“内圣”:表现为善的德性(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内容)+“知”的规定。 “外王”:指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事功:指为国勤奋努力工作的功勋 “内圣”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外王”事功不过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