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4)将100g稀盐酸逐滴滴入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为7,那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无止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 B.乌云化雨 C.水落石出 D.火上浇油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刻舟求剑只是将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乌云化雨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 ) A.生铁 B.铁矿石 C.锰钢 D.不锈钢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中含有金属单质铁.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不含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 C、锰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准确地分析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生石灰、碳酸钙 B.纯碱、苛性钠 C.蒸馏水、矿泉水 D.冰、干冰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正确.
@学无止境!@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与氧化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学无止境!@
C.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
【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A正确;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B正确;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C正确;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
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20% B.40% C.60% D.80%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学无止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