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utoformR6实现压边圈等压料工具体不自动增加压料力的方法及探讨
AutoformR6实现压边圈等压料工具体不自动增加压料力的方法及探讨
本文主要涉及到AutoformR6中,对于有压料的成型方式,如拉延、翻边整形类的分析,如何实现压板不自动增加压边力的设置方法,以及所产生的各个问题的一些探讨。
在R3.1之前的版本中,如果要实现不自动增加压边力,只需在misc中添加Toolopening就可以了, 但是在R6版本中,这一混合参数不再支持。但是呢,我们有其他方法实现压边力的恒定。 即把压板的控制方式选为SpringControlled,即弹性控制的。 下图中,binder的控制方式即为Spring Controlled
然后再设置弹簧的刚度Spring Stiffness和预紧力Preload Force即可
这里,在弹簧的设置上有两个问题:
1、对于矩形弹簧,要查标准书,来确定刚度和预紧力(这里的预紧力就是预压几个mm所对应的压力值); 2、对于氮气缸,氮气缸的压力曲线接近平的直线,所以刚度可设置为0,然后预紧力设置为氮气缸的初始压力
由此,可得出两种不同的设置:
1、对于实际模具中由弹性元件控制的压板,按照弹性元件的参数进行设置即可; 2、对于由机床气垫控制的拉延压边圈,可以按照氮气缸的参数进行设置。
当然,这种spring的设置会产生一些其他问题,譬如:
1、弹簧所产生的压力不足时,工具体之间无法完全闭合,会有较大间隙,当然这个间隙肯定大于料厚,造成料片压料不足; 2、到下死点时,工具体因为被机床强制闭合,所以离到底前2~4mm的时候,压板的压力会急剧增大。
下面是我分析的单动拉延的一些结果:
1、原始分析,压边力400KN,binder设置为Force Controlled 分析结果:
压边力始终为400KN,全过程保持恒定 产品面无裂无皱。
2、分析文件2,压边力50KN(原始分析是400KN),binder设置为Force Controlled 分析结果:
到底时压边力自动增加为320KN,全过程不恒定,系统提示压边力增加了6次 产品面无裂无皱,但是和原始的400KN分析结果有明显不同。
3、分析文件3,压边力50KN(原始分析是400KN),binder设置为Spring Controlled 分析结果:
到底时压边力自动增加为420KN,在到底前4mm前,压力保持恒定,一直在48KN~52KN之间波动 4mm以后,压力急剧增大,由50KN增大到420KN。 产品面起皱严重,压料面起皱严重,产品大面积拉伸不足。
OK,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对于Spring Controlled方式:
1、分析过程中,压力基本保持恒定不变,有一定的变动范围,下死点前不会大幅度自动增加压边力; 2、离下死点比较近时,因为模具的强制闭合,下死点墩死块墩死时,会导致压边力急剧上升; 3、分析结果和其他的设置方式有明显不同。
下面,我们就重点关注一下Spring Controlled的分析结果: 到底时起皱分析:大面积起皱
成型过程:因为50KN压力不足,导致压料面起皱严重
截面图:下死点5mm时,因为压力不足,导致上模Die和压料面Binder没有完全闭合,料片翘曲
截面图:下死点1mm时,模具强制闭合,Die和Binder之间的间隙在减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