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消费品品牌绩效研究 - 图文
3.3技术路线 通过对消费者数据收集以及因子分析法的计算处理概括数据特有的基本维度。通过建立的评测方法所得出结论,利用其差异反映出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度的影响,若与传统的偏好理论不谋而合,则说明了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在此行业中具有严密的理论意义。 通过对品牌的准确性、差异性的评测,本文的为企业绩效的提升指出了一条明路。通过对聚类的四个维度进行产品开发,可以从不同角度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投其所好,从而根据不同品类对不同类别的受众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相信这是每一个企业实现企业价值和资本增值的必经之路,也是产品研发端和产品销售端完满的整合。 3.4详尽提纲 遵循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在评述品牌绩效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并结合本文研究脉络记录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首先,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品牌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大量文献对品牌绩效进行详尽阐述,其次在对绩效有了初步了解以后进一步论述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对于绩效研究的贡献。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笔者发现品牌忠诚度作为情感与认知角度的影响因素,对于品牌绩效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因此在与定位、营销平行的层次上加入了对品牌忠诚度的研究。在对上述国内国外的文献对比后简单比较国内外理论成果差异。 第三章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模型,以数理统计为支撑,结合本轮提的框架结构介绍适当的模型进行结构化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因子分析作为二次处理的工具,再运用当代分类学与多元分析的结合,采用聚类分析这一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类汇总。根据模型设计多样化的调查问卷进行发放作为数据采集来源。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根据上述模型搜集到的调查问卷,对一般类型问题进行加总以及描述性统计,作为下一步实证分析的准备材料。在数据初步处理完成后,对模型中各种因素对品牌绩效的影响进行层次分析。首先采取主成分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绩效评测中提取出共同因子,剔除重复讨论的因素,降低模型维度。在对数据进行降纬以后采用聚类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再加工,形成明确分类,简单明了的输
9
出各种对品牌绩效影响的关键因子,形成评测体系,完成结构化理论设计。 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解读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出叙述,告知读者如何增强企业在品牌绩效上产生持续增长的能力。与此同时,针对文章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利用已经发现的缺陷,展望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提出企业品牌绩效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4.可能的创新点 1、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将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品牌忠诚度分别进行专项研究,探究在各种条件下对企业下属品牌效率与结果的直接影响,未能全面展现结构化品牌绩效研究的优势,也没有对比对绩效产生影响的下属分类之间的具体区别。本文都定位、营销、忠诚进行了细化研究,并横向比较它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以及研发方式的适用性。另外,国外对于购买行为(冲动型购买)、购买意向(重复性购买)研究较国内有较大领先,因此本文在对购买行为和购买意向做了大量文献整理后进行较为详尽论述弥补了国内文献在此方面的缺陷并全面展示了各类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将为创新绩效管理的文献资料做出重要补充。 2、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对于分析素材的收集层次不齐,本文准备利用已有文献整合高校资源对问卷进行详尽设计,尽量从情感、认知、形象等各方面充分全面的对问卷进行设计。为了完善该类研究的理论成果,在问卷结束后可以对问卷进行排查,根据已有文献检查遗漏选项从而可以从微观角度对已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通过样本选择上的差异进一步丰富相关结论,也能更好地为企业绩效道的选择提供参考。 5.主要参考文献 1朱梅. 品牌绩效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研究[D].2007,1 王永贵.品牌资产如何驱动顾客关系管理绩效[J].管理学报,2005,2(6):706-711.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138 胥朝阳,张 婷,周 超. 品牌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27(2):57 张 婧邓卉,品牌价值共创的关键维度及其对顾客认知与品牌绩效的影响[J], 南开管理评论,23452013,16(2):150-16 10
6朱海庆.区域品牌的内涵以及其对区域品牌绩效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3,4, 李雪欣,李海鹏.中国品牌定位理论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2012,40(3):101-106. 方集,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品牌定位测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产业经济学,2005,4 张颖,基于定位理论的中国移动品牌策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4,5:43 周鹍鹏,品牌定位与品牌文化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08:117-120 任奇,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2:(48) 姚小远,《市场营销学》[M],现代商务管理学丛书,2015,1 沈鹏熠,胡正明,品牌营销理论研究:回顾与探索[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7891011121350,53 14韩中和,刘刚,杜淡淡,品牌战略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国际营销绩效的关系[J]经济管理,2010,32(02):85-90 15刘战伟,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忠诚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1 计建,陈小平,品牌忠诚度行为-情感模型初探[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 01:27-40 王志,论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提升[J],品牌营销,2012,4:75-76 肖文金,我国手机品牌顾客忠诚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16):185-186 陈伟,张晓琦,张昊一,商业银行品牌公信力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617181907:71-73 20雷 超,卫海英,品牌资产视角的服务品牌忠诚度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3:90-94 肖文金,我国手机品牌顾客忠诚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6:185-186 2122 张晶,“文化适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2:43-55 李志飞,异地性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7,10:11-19 朱莉莉,同城与异地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111-113 潘煌,高丽,王方华,中国消费者购实行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09:77-85 232425 11
26刘宏,王俊,中国居民医疗保险购买行为研究[J],经济学,2012,11:1525-1548 陈明亮, 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3,24(1):110-115 袁登华,罗嗣明,唐春燕,江丽英,品牌信任的前因后果驱动机制研究[J] 2008,31(6):1334-1338 李桂华,卢宏亮,供应商品牌溢出价值、品牌关系质量与采购商重复购买意向:基于采购商视角[J], 272829南开管理评论,2010,13(4):71-82 30周祖城, 张漪杰,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9):111-118 31Whan Parka,, Andreas B. Eisingerichb, GratianaPola, Jason Whan Park,The role of brand logos in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6 (2013) 180–187 32Puteri Fadzline, Norzanah Mat Nor, Syed Jamal Abdul Nasir Syed Mohamad,The Mediating Effect of Design Innovation between Brand Distinctiveness and Brand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Malaysia[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30 ( 2014 ):333-339 33Jinyong Leea,?, Seong Yong Parka,1, Ingee Baekb,2, Chun-Seon Lee,The impact of the brand management system on brand performancein B–B and B–C environment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8(37):848–855 34Shiun Lai,Jen Chiu,Fang Yang,Chang Pai,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Brand Performance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 Brand Equity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 2010(95):457–469 35Sandra Luxton, Mike Reid, Felix Mavondo,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andBrandPerformance[J],Journal of Advertising, 44(1), 37–46 36Mats Urdea,CarstenBaumgarthb,Bill Merrileesc,Brand orientation and market orientation — From alternatives to synergy[J],ELSEVIER,2013(66):13-20 37Henrik Gert Larsen,A hypothesis of the 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city construct.A starting point for city brand positioning[J],ELSIVIER,2015,2:13-23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