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0实验班含答案
...
2.B 题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反应物的剩余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反应物的剩余量越多,酶的活性越小,温度A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在pH分别为5、6、7三种条件下pH=6时,反应物的剩余量最少,说明该酶的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6左右。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在6左右,所以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pH从5升高到7,该酶的最适温度不变,B正确;由于A是最适宜温度,当温度从O→A变化中,酶的活性逐渐升高,C错误;由以上分析知,该酶的催化反应的最适pH为6左右,pH=7时酶的活性受抑制、pH为7不是该酶的最适宜pH,D错误。
3.D 分析曲线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第一个曲线图中,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该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第二个图:B曲线图表示该酶的适宜pH为1.5~2.0,如人体的胃蛋白酶;C曲线图表示该酶的适宜pH为8.0左右,如人体的胰蛋白酶。 【详解】曲线A表示酶与温度的关系,b点时酶的活性最高,说明其对应的温度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正确;B曲线图表示该酶的适宜pH为1.5~2.0,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B正确;第二个图表示pH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值,C正确;在一定的pH范围内,酶活性随pH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随着pH升高而下降,直至失活,D错误。
4.C 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二者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为显著,A错误;酶的最适宜温度一般是不变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B错误;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C正确;无氧呼吸产生的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能量,所以其释放的能量少,D错误。
5.C 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来催化反应的,由题意可知酶降低的应是②和①之间的能量,分析图形可知B正确,A、C、D错误。 6.D
7.A 低温降低分子运动速度,使酶与底物的接触变慢,抑制酶的活性,A正确;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B错误;增大底物的浓度,会使酶促反应速率上升,但也受酶的数量的限制,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不再上升,C错误;酶的作用只能提高反应速率,减少反应所需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增加产量,D错误。
8.C 曲线Ⅱ的酶促反应速率较曲线Ⅰ低,二者的区别是Ⅱ加入了化合物X,则可以推测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或化合物X升高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从实验处理上看,曲线Ⅰ是对照实验,据图可知曲线Ⅰ、Ⅱ对应的最适温度相同
9.C 升高温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原理是给反应物提供能量;加FeCl3和过氧化氢酶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0.B “钥匙一锁”模型,认为酶促反应中底物和酶分子的关系就像钥匙和锁相配一样,一
...
...
把锁只能被一把钥匙打开,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酶的专一性,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1.C 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为底物,A项正确;酶的高效性是相对于无机催化剂而言的,所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时,可选无机催化剂作对照,B项正确;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项错误;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宜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有没被水解,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和碘液发生显色反应,不能说明蔗糖是否被水解,D项正确。
12.B 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应用方面的能力,难度较小。酶是生物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数量不变;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或RNA,组成蛋白质和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酶催化反应的条件可能不相同,如人体内胃蛋白酶作用的最适pH为1.5,与体内其他酶明显不同;不是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就不能产生酶,在体外只要条件适宜酶也能发挥作用。]
13.B A、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应该保持一致,A正确;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该先用不同的pH处理酶,再与底物混合,B错误;C、由曲线图可以看出,pH=5时,酶A和酶B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C正确;D、pH=6时,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但是肽键不会断裂,D正确。故选:B。
14.D 在巴斯德之前,人们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A正确;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而李比希却坚持地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见,二者观点的主要不同在于发酵是整个细胞或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B正确;酵母细胞中的酶,在细胞存活、破碎后均能发挥催化作用,C正确;萨姆纳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催化作用,D错误。
15. A如果S是二肽,则酶E是肽酶、二肽水解的产物P是氨基酸,A正确;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酶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如果S是麦芽糖,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P的生成情况,C错误;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16. C探究果某种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样的pH下处理后再混合,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而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A错误;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不宜选取H2O2酶作为材料,B错误;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因变量是酶的活性,pH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pH条件应为该酶的最适pH,C正确;实验室中为了延长酶的保质时间,保存温度应设为低温,低温酶的活性只是暂时降低,但是酶的分子结构并没有破坏,也就是没有失活。只要恢复到原来的温度,酶的活性就恢复了,这样在低温下就可以保存较长时间,D错误。
...
...
17. B解:A、根据题意可知,“酵素”实际上是对酶的别称,人体大多数细胞都能合成酶,A正确;
B、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而不能调节代谢,B错误;
C、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因此用“酵素”保健品代替晚餐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C正确; D、由于不同细胞中的代谢可能不同,因此人体各细胞中“酵素”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D正确.故选:B.
18. ②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内分泌腺或部位产生的,因此能够合成激素的细胞通常也具备合成酶的能力,②正确; ③酶只有催化作用,没有调节能力,③错误;
④过酸、过碱或高温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酶失活,但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④错误;
⑤酶是蛋白质或RNA,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不能与RNA发生紫色反应,⑤错误. 故选:B.
19.(1). 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酶和Fe) (2). 过氧化氢浓度 (3). PH值 (4). 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5). 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6). (7). 不能 (8). H2O2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9).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10). 大部分是蛋白质 (11). 少数是RNA
20. (1). 37℃水浴 (2). 温度 (3). 探究温度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4). 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变化(或记录瘦肉块消失所用的时间) (5). 无关 (6). 3
3+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