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学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案 第 7 页
周 次 第 10 周 节 次 第 5~6 节 第3章 办公自动化基础 3.2 Microsoft Excel 电子表格应用 授课题目 3.2.1 工作簿和工作表 (教学章节 3.2.2 工作表的编辑 或主题) 3.2.3 工作表格式的设置 授课方式 理论课(√)习题课( )练习课( )实验课( )实习课( )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界面组成。 掌握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隐藏和显示。 掌握工作表的插入与删除、移动和复制、重命名、隐藏与显示。 熟练掌握输入数据的基本方法、快速输入数据、自动填充数据。 熟练掌握文本格式、数字格式、边框和底纹、行高和列宽的设置。 教学基本内容(包括重点、难点、时间分配): 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界面组成。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关闭、隐藏和显示。 工作表的插入与删除、移动和复制、重命名、隐藏与显示。(1学时) 掌握输入数据的基本方法、快速输入数据、自动填充数据。 掌握文本格式、数字格式、边框和底纹、行高和列宽的设置。(1学时) 教学重点:输入数据的基本方法、快速输入数据、自动填充数据、文本格式、数字格式、边框和底纹、行高和列宽的设置。 教学难点:自动填充数据、工作表的格式化。 教学手段与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讲授结束,布置练习作业,学生现场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互动方式:课堂提问。 1. EXCEL可以处理哪些内容? 2. 如何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 思考题、练习题、作业、实践环节、辅导及答疑安排: 作业: 辅导答疑:周三下午:15:00-17:00 地点: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306室 参考资料: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常东超 石油工业出版社 课后小结: 注:本页每次课一张,可另加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