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PHC预应力砼管桩静压施工工法 - 图文
0.21L L 图-2 二点支垫示意图
0.21L
3)、管桩吊运及插桩
单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见图-3。管桩起吊运输过程中应免平稳轻放,以免受振动、冲撞。
0.21L L
图-3 管桩起吊示意图
管桩吊起后,缓缓将桩一端送入桩帽中,待管桩放入桩机夹桩箱内扶正就位后,根据需要焊接开(闭)口型桩尖,然后将桩插入土中0.5m-1.0m的深度后,用两台经纬仪(在接近90度的夹角方向)双向控制桩的垂直度,条件不具备也可采用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控制。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进行调整,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
4、压桩
1)、压桩前,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减少挤土效应,施工时按照压桩顺序组织施工。
2)、压桩前在每节单桩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对应压力值,并通过实地高程测量,在送桩器上做好最后1m及最终送桩深度标记,通过水准仪配合控制。
3)、在压桩开始阶段,压桩速度不能过快,应根据地质报告显示的土质情况选择压
桩速度,一般以2.0m-3.0m/min速度为宜。在初期2-3m的压桩范围内应重点观察控制状身、机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应重点放在第一节桩上,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桩长的0.5%。并在压桩过程中需要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移、偏移等情况并做好过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入土1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
4)、压桩前最好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5、接桩
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开始进行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 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采用手工电弧焊在坡口周点焊4-6点,然后再次进行直度的调整,若端头板间隙大,应加塞铁片。为减少焊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接时两名工人对称施焊,焊接层不少于两层且焊缝应均匀满(焊缝与坡口平)。
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
5min以上,然后刷涂一层沥青防腐漆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工序即可。
6、送桩或截桩
当桩顶设计标高较自然地面低时必须进行送桩。送桩时选用的送桩器的外形尺寸要与所压桩的外形尺寸相匹配,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为一圆形钢柱体。送桩时,送桩器的轴线要与桩身相吻合。送桩器上根据测定的局部地面标高,事先要标出送桩深度,通过伺候在现场的水准仪跟踪观测,准确地将送桩送至设计标高。同时送桩器上要标出最后1m的位置线,详细记录最终压力值。
当管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到设计桩顶标高时,需要截桩。截桩要求必须用专门的截桩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
送桩完成后,移动调整机械进行下一棵管桩施工。 7、管桩与承台连接
后,围垂过接由数饱
1)、承台开挖可采用普通挖土机即可,但在开挖过程中注意不得碰损桩头,在挖至桩头标高附近时,停止开挖。桩间土采用人工配合进行挖除。管桩施工完毕后当天承载力没有完全达到设计强度,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需要7天以上的嵌固期,所以承台开挖要与试验检测结合起来进行安排,保证施工连续。
2)、承台是将上部结构的力传递给管桩基础的受力构件,所以管桩要与承台之间实现有效的锚固连接。一般管桩伸入承台内100mm,在施工完基础素混凝土垫层后,如管桩内有积水应排出,并用吊筋下放3mm厚的圆形钢板托板,伸入管桩内1000mm-1500mm左右,待承台浇注混凝土时一同灌入同标号混凝土增强桩头受力截面。同时在桩端头板上焊接伸入承台的锚固钢筋,伸入承台内,然后进行承台钢筋的绑扎作业。需要注意,针对截桩与不截桩有着不同的构造做法。
关于管桩与承台连接构造做法,可参照《预应力砼管桩》(03SG409)图集进行施工,见下图-4、5也可参照各地区的标准图集进行处理(天津地区为DBJT29-44/46-2002)。 六、材料准备
1、PHC管桩
根据设计图纸,提报管桩加工生产计划,工厂化加工成品出厂。管桩材料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的标准规定(天津地区为DBJT29-44/46-2002),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及需要添加阻锈剂等外加剂。材料进场后根据规范要求对管桩外观质量及尺寸进行检查,并向厂家索要相关合格证明文件、外加剂检验报告以及必要时的管桩力学性能检测报告等。
图
图-4 管桩与承台连接构造图(1)
-5
管桩与承台连接构造图(2)
1)、管桩编号方式
PC(PHC) A(AB) 500 100 X1 X2 X3 a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型号 壁厚 外径
自上而下各节桩的长度
桩尖类型
(无桩尖可不注)
2)、PHC管桩生产工艺流程,见图-6。 3)、PHC管桩的配筋及力学性能参数见表-1。 4)、管桩内部结构图见图-7。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
图-6 PHC管桩生产工艺流程图
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