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00kV变电站配电装置选型及总平面布置优化
布,压缩主变构架与主变运输道路之间的距离,确定该距为15m。
将220kV避雷器由主变侧移至220kVGIS主变进线侧,在合理布置主变防火墙与主变之间间隙,以满足调压变的检修通道要求的前提下,本工程压缩了主变汇流母线与主变防火墙之间的距离,以进一步压缩主变无功区域纵向尺寸。主变构架与汇流母线0相间距,由通用设计方案的7m压缩为4.5m。
综上,通过针对主变压器高压侧及低压侧的纵向尺寸优化,本工程主变及无功补偿设备区域纵向尺寸由可研的64m优化为62m。 5.2 35kV配电装置布置优化
本设计,35kV无功补偿装置排列方向与主变压器布置方向呈平行的一列式布置,35kV配电装置采用AIS设备,母线采用支持式,无功设备采用组合框架式电容器组和干式空心电抗器。
电抗器的维护通道按单侧维护考虑即可,并联电抗器外径为2m,建议维护通道宽度按2.2m考虑;12%串抗外径1.9m,建议维护通道宽度按2.1m考虑(框架式电容器不考虑整体运出检修,仅考虑串抗整体运出)。
站外电源进线设备布置在220kV配电装置区北侧。
主变及35kV无功补偿装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最终方案见图5.2-1。
图5.2-1 220kV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
5.3 小结
1)每两组主变构架组成六连跨,以压缩主变区域横向尺寸;
第 17 页
(2)压缩主变汇流母线与主变防火墙、主变汇流母线与35kV配电装置母线的距离;
(3)优化后,主变无功补偿区域占地面积1.299 hm2,较可研 1.341hm2压缩0.55hm2,占地面积为可研方案96.88%。 6 电气总平面方案 6.1 电气总平面初步规划
本专题依据电气主接线、各级电压线路出线方向、主变压器及配电装置型式和进站道路以及土地预审范围等综合条件,确定电气总平面初步规划。
6.2 电气总平面方案分析
变电站可研方案中,50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东部,远景8回全部向东架空出线,预留母线高抗位置。22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侧,向西出线10回。主控通信楼及站前区布置在站区北侧,从北侧进站。可研的电气总平面布置如图6.2-1所示。
第 18 页
图6.2-1 可研电气总平面布置
本章将结合各配电装置区的尺寸,对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结合系统规划、可研土地预审,合理布置500kV配电装置及220kV配电装置区域。
(2)协调500kV GIS设备和出线构架布置,优化500kV配电装置布置,缩短分支母线长度;
(3)根据各厂家500kV GIS布置型式,优化500kV GIS尺寸,压缩占地。
(4)在满足设备运输时对带电设备的安全净距和高抗水工管线的要求,对母线高抗AIS回路尺寸进行优化,减小母线高抗回路的纵向尺寸。
(5)对主变及无功补偿区域进行如下优化:考虑水工管线的要求,对主变前与主变运输道路尺寸进行优化;考虑调压变运输通道,对主变与汇流母线尺寸进行优化。
(6)对主变无功区域无功补偿设备的布置方式与尺寸进行优化。 优化后的电气总平面布置如图6.2-2所示。
第 19 页
图6.2-1 优化后电气总平面布置
7 结 论
(1)变电站500kV配电装置采用GIS。500kV进出线避雷器、CVT采用AIS。22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进出线避雷器、出线CVT采用AIS。35kV配电装置采用“AIS+组合框架式电容器组+干式空心电抗器组”布置方案。
(2)变电站形成了由东向西依次为500kV配电装置、主变压器及无功补偿装置、220kV配电装置的三列式布置格局。
(3)500kV配电装置做了如下优化:
a)参考通用设计,并作出相应优化,出线间隔宽度由26m优化为25m,构架高度24m,将母线高抗由配电装置南端移至#2、#3主变进线套管之间,降低配电装置横向占地面积;
b)参照通用设计,对500kV高抗区域纵向尺寸进行优化,同时压
第 20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