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是非题
1、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产生除极化,引起Na+内流,进而触发胞裂外排,神经递质被排至突触间隙。
2、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消失过程中的摄取1和摄取2,均为摄取-贮存型。 3、胆碱能神经不包括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4、肾上腺素由神经末梢释放,作用于α受体。
5、α2受体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突触前膜上。 6、乙酰胆碱受体均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
7、对于受双重受体支配的器官来说,必然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 8、突触前膜上的β受体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9、单纯使用拮抗药能够产生药理效应。
10、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性质与激动药作用性质一致。
二、选择题 A型题
11、胆碱能神经不包括 A、运动神经
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少部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1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丝氨酸
13、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 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 C、被胆碱酯酶破坏
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14、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 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
C、被胆碱酯酶破坏
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15、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间羟胺
16、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17、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18、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 A、琥珀胆碱 B、氨甲胆碱 C、烟碱 D、乙酰胆碱 E、胆碱
19、在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消除的主要方式是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B、被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C、进入血管被带走 D、被胆碱酯酶水解
E、被突触前膜和囊泡重新摄取
20、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 A、酪氨酸羟化酶 B、胺氧化酶 C、巴脱羧酶
D、巴胺B羟化酶
E、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21、乙酰胆碱作用的消失主要依赖于 A、摄取-1 B、摄取-2
C、胆碱乙酰转移酶的作用 D、胆碱酯酶水解 E、摄取-1与摄取-2
22、神经节阻滞药是阻滞了以下何种受体 A、N2受体 B、N1受体 C、M受体 D、α1受体 E、β2受体
23、N2受体阻滞产生的效应是 A、骨骼肌松弛 B、血管扩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 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心肌收缩力减弱
24、β1受体阻滞产生的效应是 A、骨骼肌松弛 B、血管扩张
C、内脏平滑肌松弛 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E、心肌收缩力减弱
25、某患者患有支气管哮喘症,是由下列哪个受体效应引起的 A、M受体兴奋 B、β2受体兴奋 C、N2受体兴奋 D、β2受体阻滞 E、α1受体阻滞
B型题
A、直接作用受体
B、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 C、影响递质的代谢 D、影响递质的释放 E、影响递质的储存
26、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是
27、新斯的明的主要作用是 28、碘解磷定的作用是 A、胆碱乙酰化酶 B、胆碱酯酶 C、多巴脱羧酶 D、单胺氧化酶
E、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29、在线粒体中灭活NA的酶是
30、在肝肾等组织中灭活NA的酶是 31、合成ACh的酶是
32、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酶是 33、卡比多巴抑制的酶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5-羟色胺 E、乙酰胆碱
34、节后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35、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是
X型题
36、参与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 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
C、多巴胺-β-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37、参与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 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
C、多巴胺-β-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38、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心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舒张
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D、脂肪、糖原分解
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