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练

广东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专题强化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7:19:41

12-

(4)CO3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3+×(4+2-3×2)=3,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根据

2碳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则其中碳原子有2种,不饱和的碳氧双键中的C原子采用sp杂化,饱和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1 mol碳酸丙烯酯中含有6 mol C—H,4 mol C—O,2 mol C—C和1 mol C===O,共13 mol,键的数目为13×6.02×10。

(5)[Co(H2O)6]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配体是H2O,该配离子包含的作用力有H—O极性键、配位键,故答案为BC。

11+2-+2-

(6)晶胞中Na离子数目为8,O离子数目为8×+6×=4,Na离子、O离子数目之

82比为2∶1,故该晶体化学式为Na2O,由图可知,每个Na离子周围有4个O离子、Na离子配位数为4,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有8个,则O的配位数为8;晶胞质量4×624×624×623-3-3

为 g,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而晶胞体积为 g÷ρ g·cm= cm,

NANAρNA34×621334×62晶胞棱长为 cm,则Na与O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立方体对角线的=×

ρNA44ρNAcm。

答案: (1)p 5s5p (2)6 球形 (3)O>Cl>C (4)平面三角形 sp sp 13NA(或13×6.02×10) 33248

(5)H2O BC (6)8 ×

4ρNA

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B 原子核外电子有6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素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填化学式),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若此晶胞中的棱长为356.6 pm,则此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_g·cm

-3

2

3

23

2

4

2-

3+

23

3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1.732)

(4)D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三,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①极性键 ②非极性键 ③配位键 ④金属键

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A的化合物,则A为氢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即核外有6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D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3d4s,则D为Cu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C只能处于第三周期,B与C可形成正四面体型分子,则C为氯元素。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Cl,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3p,其基态原子的

2

5

10

1

价电子排布图为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四种元素中只有Cu为金属,其它为非金属,Cu

(2)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即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HF>HI>HBr>HCl。

(3)图一为平面结构,在其层状结构中碳碳键键角为120°,每个碳原子都结合着3个113

碳原子,碳原子采取sp杂化;一个晶胞中含碳原子数为8×+6×+4=8,晶胞质量为

828×12

NA

g,所以晶胞密度=[(8×12)÷6.02×10g]÷(356.6×10

23-10

cm)≈3.5 g·cm;(4)

-3

根据图示可知晶体Cu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合图三醋酸铜晶体的局部结构可确定其晶体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和配位键,故选项是①②③。

答案:(1) Cu

(2)HF>HI>HBr>HCl 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其熔沸点较高,HI、HBr、HCl分子之间只有范德华力,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3)sp 3.5 (4)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①②③

5.(2017·海南卷) Ⅰ.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 A.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B.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C.高氯酸的酸性与氧化性均大于次氯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D.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

Ⅱ.Ⅳ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碳的一种单质的结构如图(a)所示。该单质的晶体类型为 ,原子间存在

2

的共价键类型有 ,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2)SiCl4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四卤化硅SiX4的沸点和二卤化铅PbX2的熔点如图(b)所示。 ①SiX4的沸点依F、Cl、Br、I次序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SiX4的沸点和PbX2的熔点的变化规律,可推断:依F、Cl、Br、I次序,PbX2中的化学键的离子性 、共价性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4)碳的另一种单质C60可以与钾形成低温超导化合物,晶体结构如图(c)所示。K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和立方体的内部,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晶胞参数为1.4 nm,晶体密度为 g·cm。

解析:Ⅰ.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此元素是Br,位于ⅦA族,最高正价为+7价,故A正确;金属钠比镁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因此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的第一电离能,N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再失去一个电子,出现能层的变化,需要的能量增大,Mg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Na的第二电离能大于Mg的第二电离能,故B错误;HClO4可以写成(HO)ClO3,HClO写成(HO)Cl,高氯酸中的非羟基氧多于次氯酸,因此高氯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但高氯酸的氧化性弱于次氯酸,故C错误;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物质熔点,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增大物质熔点,因此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故D正确。Ⅱ.(1)该单质为石墨,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内碳原子之间形成σ键和π键;石墨中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杂化类型4-4×12为sp。(2)SiCl4中心原子是Si,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

2为4,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属于非极性分子。(3)①SiX4属于分子晶体,不含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增高;②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因此PbX2中化学键的离子型减弱,共价

-3

11

型增强。(4)根据晶胞的结构,C60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8×+6×=4,K位于棱上和

8214×837

内部,个数为12×+9=12,因此化学式为K3C60,晶胞的质量为 g,晶胞的体积为

4 NA(1.4×10)cm,根据密度的定义,则晶胞的密度为2.0 g·cm。

答案:Ⅰ.AD

Ⅱ.(1)混合型晶体 σ键、π键 sp (2)4 正四面体 非极性

(3)①均为分子晶体,范德华力随分子相对质量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升高 ②减弱 增强

(4)K3C60 2.0

6.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流程如下:

2

-7

3

3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Ti

形成的+4

价化合物最稳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钛晶胞如图1所示,为________(填堆积方式)堆积。

(2)已知TiCl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 ℃,沸点为136 ℃,可知TiCl4

为________晶体。用TiCl4的HCl溶液,后经不同处理可得到两种不同的TiCl3·6H2O晶体:[Ti(H2O)6]Cl3(紫色)、[TiCl(H2O)5]Cl2·H2O(绿色)。两者配位数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绿色晶体中的配体是________。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化合物乙中采取sp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2-(4)CO3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3+×(4+2-3×2)=3,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根据2碳酸丙烯酯的结构简式,则其中碳原子有2种,不饱和的碳氧双键中的C原子采用sp杂化,饱和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1 mol碳酸丙烯酯中含有6 mol C—H,4 mol C—O,2 mol C—C和1 mol C===O,共13 mol,键的数目为13×6.02×10。 (5)[Co(H2O)6]的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配体是H2O,该配离子包含的作用力有H—O极性键、配位键,故答案为BC。 11+2-+2-(6)晶胞中Na离子数目为8,O离子数目为8×+6×=4,Na离子、O离子数目之82比为2∶1,故该晶体化学式为Na2O,由图可知,每个Na离子周围有4个O离子、Na离子配位数为4,距一个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