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3)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8:11:57

仿真模拟(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民歌多口耳相传,如果没有文人关注、仿作以及统治阶层的刻意搜集保存,民歌往往只能自生自灭。而文人的关注、统治者的搜集,不可避免地出于自身的某种动机或需要。在如此背景下,南朝民歌所传递出来的审美价值在何种程度上代表了江南民间社会的艺术体验,就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了。

根据史籍记载,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经历了由“轻悍”“好勇”到“怯懦”“柔靡”的变化过程。东晋一朝,江南统治集团的构成发生变化,北方侨姓大族超越江南土著大族而主导国家权力,与此同时,土著大族向侨姓大族的屈从依附乃至对其风流倜傥、贬武鄙武的处世风格的崇拜模仿,极大地影响了统治集团柔靡怯弱的心理转向,并进而推动了自身习性及整个社会风气由“尚武”向“崇文”的变迁。就下层民众来说,南朝前期崇尚武力、力主抗争的原始道教被改造后,转而成为以延年益寿、消灾治病、求仙问道见长的官方道教。同时,统治阶层的支持与提倡,促使劝诱忍让与克制的佛教广泛流布,深入人心,逐渐主导了民间宗教信仰,并促成江南地区“好武”这一群体心理结构的解体。

江南风气有如此变化,故晋宋之际逞一时之盛的吴歌西曲多以情歌婉唱见长亦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促发民间歌者有所感的“歌兴”对象,还是赋予民歌以内蕴和情趣的江南风物,无不沾染、寄托甚至浸润了爱情的意义,即使是有关江南民俗事象的歌谣,同样也是以俗写情。可见,南朝民歌虽然感兴与意蕴各异,但却透过种种对江南事象的体悟与感知,呈现出率然真切、柔美曲折而又意味绵长的唯情气质。伴随着江南地区的逐步开发、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以及江南风气的转变,南朝民歌不仅体现出江南社会以情为重的柔靡风气,而且也以自身的描摹与传唱使得一种富有特色的江南民间审美经验得以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所见的南朝民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人的润色和统治者的搜集,因而,所谓南朝民歌在一定意义上已是贵族文人加工后的作品。南朝民歌流行的4世纪中叶到5世纪中叶,江南经济繁荣,王公贵族往往纵情声色,精于娱乐消遣。一部分民歌实际出自王公贵族及其所蓄养的歌妓,其余或为民间所作,但大多为文人所修饰。于是,吴歌西曲

1

由于满足了贵族名士纵情娱乐之需而被大量采撷,士族文人仿制新歌也数量庞大,由此出现了南朝民歌创制的高潮。民歌中大量表达女子思慕情人、忠诚爱情的篇章,向为贵族文人所喜乐玩赏,而对流离之苦的抒写与咏叹,又与从中原避乱南来的士族官僚们的寄寓流离之悲情正相呼应。南朝民歌经历了一个被贵族文人重新发现和玩赏的过程,而生成于南朝民歌感时伤怀中的江南民间美学无疑也奠基于这一被发现乃至重塑的过程。

(节选自《甘肃社会科学》,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可能受到文人及统治者自身需要的影响,流传下来的南朝民歌的审美价值能否代表江南民间社会的艺术体验,需重新审视。

B.东晋时期江南统治集团的构成发生的变化影响着其心理转向,推动了自身习性及整个社会风气发生变迁,也带来了审美观的变化。

C.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以及江南风气的转变,一种富有特色的江南民间审美经验得以成型,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D.南朝民歌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和玩赏的过程,与此同时,江南民间美学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发现乃至重塑,成为重要的审美体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民歌多为口耳相传,如果没有文人关注、仿作以及统治阶层的刻意搜集保存,往往只能自生自灭,南朝民歌也是如此。

B.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逐渐由“轻悍”变为“怯懦柔靡”,导致土著大族向侨姓大族屈从依附乃至崇拜模仿其处世风格。

C.南朝民歌多以情歌婉唱见长,抒发情感,吟诵风物,描述民俗事象,无不沾染、寄托甚至浸润着爱情的意义,常常以俗来写情。

D.今天所见的南朝民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人的润色和统治者的搜集,因而,所谓南朝民歌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最初的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晋时期社会风气由“尚武”向“崇文”转变,这时的原始道教也转而成为以求仙问道见长的官方道教,失却力主抗争的精神。

B.统治阶层的支持与提倡,促使劝诱忍让与克制的佛教逐渐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主导,并促成了江南地区群体心理结构的重新建构。

C.南朝民歌虽然感兴与意蕴各异,但却透过种种对江南事象的体悟与感知,呈现出率

2

然真切、柔美曲折而又意味绵长的唯情气质。

D.由于南朝民歌满足了贵族名士纵情娱乐的需求,而被王公贵族及其歌妓大量采撷,士族文人也纷纷仿制,由此出现了创制高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路 灯 李忠元

小城市郊棚户区的仲夏夜,闷热而昏暗。然而,这天附近的居民却一反常态,欢呼雀跃着齐聚在新安装的路灯下,进入了路灯点亮的倒计时。

8点整,路灯终于亮起来了,把附近房舍、街道都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一向偏僻的市郊顿时沸腾了起来,人们聚集在王二的小商店门前,欢快地扭起了乡村大秧歌。

有了亮亮堂堂的路灯可真好啊!在路灯下,街坊邻居像大白天一样畅所欲言,天南地北、三教九流,那叫没完没了地神侃,邻里街坊的感情也因此在路灯点亮的那一瞬间迅速升温。

有了路灯,大家不再猫黑屋子、钻被窝了,纷纷走上了街头,流动的人流因此增加了不少,就连那些市区里的纯城里人也到这里尽情地体验农家夜色的美妙。

人一多,消费就增加了起来,王二的小商店,这时已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实在有点儿满足不了附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了。

马六看在了眼里,按捺不住心里的一阵阵兴奋??

不久,“马六综合商店”开张了,马六卖日杂、卖针织、卖食品,真是应有尽有!马六自小就很勤奋,他动用自己的小脑袋一琢磨,又在小店里摆上了两张桌子,烤上了烧烤。

不出马六所料,他的生意真的越来越红火了,实在让周围邻里眼热心跳。

而王二的小商店被马六的店一顶就渐渐地有些不景气,甚至可以说门可罗雀,很少再有人光顾了。

这天深夜,马六刚刚打发走最后一拨顾客,想躺下休息,只听“咣啷”一声,刚才还被路灯照如白昼的小街顿时变得漆黑一片。这还了得,马六穿上衣服,跑到外面用手电一照,气得跺着脚骂起来。原来,不知是谁用砖头拍碎了马六店前街上的路灯。

路灯坏了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吃烤串的顾客大多在晚上光临小店,生意做不成啊! 马六就往市政和供电局打电话,可等了一整天,连个人影也没盼到,马六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自己对电一窍不通,实在是无可奈何。

白天还好,一到晚上马六家门前一片漆黑,即使点上了再多的蜡烛,谁也不愿意往黑灯

3

瞎火的地方去,马六家的生意顿时急转直下。

到底是谁拍碎了这宝贝路灯呢?

晚上,闲着没事儿,马六就到王二的商店门前瞎转悠。这回轮到马六眼热了,王二家的小店几乎被人踏破了门槛??

“一定是王二为了和自己抢生意,才打碎了我家门前的路灯,看我??”马六有些气急败坏地想着,愤愤地走开了。

这天深夜,马六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犹豫再三,还是起床披衣下地,找出孩子玩的旧弹弓,悄悄地隐藏到黑沉沉的夜色里??

他也要去报复——打碎王二门前的路灯??

等电工重新修好了路灯,马六家的小店前又恢复了光明,马六哼着小曲儿,又洋洋得意地做起了烧烤生意。

马六看生意日见起色还憋不住乐呢,可刚刚过去了两天,店前的路灯却又休克了,黑夜里闭上了它光亮的眼睛。

马六的生意又急转直下,屋里屋外变得冷冷清清。 马六出离愤怒了,当即采取了突击行动。

可当他又一次摸黑作案,心里唱着凯旋的战歌班师回朝时,远远地看见自家门前的路灯下有一个神秘的黑影在悄然晃动。

哼,好你个王二啊,路灯都已经坏掉了,你还来落井下石?我今天不给你好看,你也不知道我马王爷长三只眼!

想到这儿,马六立刻屏住了呼吸,偷偷摸出了那只大弹弓,瞄准目标,运足了劲,就要发射??

可这当儿,马六家门前的路灯却出乎意料“刷”地一下亮了起来,照得四周如同白昼一般,马六望着灯下的那个“修灯人”,“妈呀”一声惊叫起来:

“王二,修好我家路灯的怎么会是你啊???”

“我发现你家门前路灯一坏,我家的就跟着闭上了眼儿,所以,要修好我家的路灯得先从你这里下手啊!”王二看了看马六一本正经地说。

马六听了王二的话一时竟愣在了那里,再也接不上话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详细描写了棚户区居民对路灯点亮的渴盼和路灯亮起来之后的欢乐,为下文王二和马六之间产生矛盾这一情节作好了铺垫。

4

搜索更多关于: 2018届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全国(3)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仿真模拟(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民歌多口耳相传,如果没有文人关注、仿作以及统治阶层的刻意搜集保存,民歌往往只能自生自灭。而文人的关注、统治者的搜集,不可避免地出于自身的某种动机或需要。在如此背景下,南朝民歌所传递出来的审美价值在何种程度上代表了江南民间社会的艺术体验,就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了。 根据史籍记载,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经历了由“轻悍”“好勇”到“怯懦”“柔靡”的变化过程。东晋一朝,江南统治集团的构成发生变化,北方侨姓大族超越江南土著大族而主导国家权力,与此同时,土著大族向侨姓大族的屈从依附乃至对其风流倜傥、贬武鄙武的处世风格的崇拜模仿,极大地影响了统治集团柔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