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梁丰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无答案) 沪科版
梁丰初中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课堂练习卷
同学们,请注意:试题卷不收,请认真保管,以备讲评,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食物腐烂 C.矿石粉碎 D.海水晒盐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混凝土可以建造房屋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3.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环境 D.倒在指定的容器中 4.有关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时可以用火柴点燃 B.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C.可直接手拿试管用酒精灯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5.在化学实验中,必须遵守实验规则。下列做法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A.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 B.实验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C.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D.无毒的药品可以用嘴尝其味道 6.下列有关使用胶头滴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主要用于取少量液体 B.使用时先挤压胶头,再伸入溶液中吸取 C.洗涤胶头滴管时可取下胶头冲洗 D.使用过程中将胶头滴管平放在桌上 7.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镁—MgO B.氯化氢—HCl C.氧气—O D.氧化铜—CuO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给碱式碳酸铜(铜绿)加热,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A.用于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任何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
D.在高原地区,人们容易缺氧,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低于21% 11.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的加碘盐 B.矿泉水 C.体温计中的水银 D.铺地面的大理石 12.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下列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紫色石蕊试液 D.闻气味 13.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 g食盐 C.用托盘天平称取11.72g食盐 D.温度计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
?臭氧(O3),以14.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O3),氧气(O2)???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下列环境问题与可能原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雾霾——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 B.引起酸雨——SO2 C.白色污染——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 D.臭氧层空洞——氟利昂 16.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CO2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温室中通入CO2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17.将带火星的木条移近集气瓶口时,木条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知
放电A.集气瓶中盛的是空气 B.集气瓶中盛的是氧气
C.集气瓶中盛的是氮气 D.不能确定集气瓶中是否盛的是二氧化碳 1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雾,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B.氢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只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19.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⑤
20.下列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是
A.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21.下列属于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光 ②都放热 ③都有氧气参加 ④都属于化学变化 ⑤都能产生气体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只能做催化剂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过氧化氢溶液中必须加入催化剂才能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氧气增多 23.下列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块状大理石与硫酸混合 B.蜡烛燃烧 C.加热碱式碳酸铜 D.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
24.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将普通的铜、铝转变成黄金 25.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要收集氨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 26.右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该装置也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该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需要加热 D.该装置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将锥形瓶中的气体“捕捉” 到集气瓶中
27.在使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拿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C.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D.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28.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9.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不能起“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3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2所示,该同学称取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