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分解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配套多媒体CAI课件 电子教案
技能实训: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
作业任务书
一、任务目标
1.学会搭建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设备和模拟电路装置的使用。 3.学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4.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测试方法。 二、实训步骤
清点元器件→元器件检测→按图搭建单级共射放大电路→通电前检查→通电调试→测试数据记录→数据分析。
RP 100k Rb2 C1 + + 10μF Rb1 ui 20k - 20k VCC +12V Rc 2.4k C + 210μF VT 100μF S2+ Ce Re 1k + S1RL2 RL1 1.2k 2.4k uo
-
共射放大电路
三、调试与记录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电源前,先将RP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至零。 (1)接通+12V电源,调节RP,使IC=2.0mA。
(2)用万用表测量UB、UE、UC和Rb2(Rb2+RP)的值。将调试数据填入表中。
13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配套多媒体CAI课件 电子教案
静态工作点测试记录(IC=2.0mA)
测量值 UB/V UE/V UC/V 计算值 Rb2/kΩ UBE/V UCE/V IC/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在上述调整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正弦信号ui,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信号Ui=10mV。
(2)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的波形。
(3)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记录(Ui=10mV,f=1kHz)
Rc/kΩ RL/kΩ Uo Au RC=2.4 kΩ、RL=2.4kΩ时uo和ui波形 2.4 ∞ ui t 0 1.2 ∞ uo 0 t 2.4 2.4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RC=2.4kΩ,RL =∞,Ui=20mV。
(1)调节RP,并用示波器观察uo波形。
(2)在保持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不同工作点上的电压放大倍数Au,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不同工作点上Au的测量
第一次 测量项目 测试条件:Rc=2.4kΩ,RL =∞,Ui=20mV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4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配套多媒体CAI课件 电子教案
IC/mA Uo/V Au 2.0
注意:测量IC时,必须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置于零。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使电路中RC=2.4kΩ,RL=2.4kΩ,ui=0。
(1)调节RP使IC=2.0mA,测量UCE值。逐步加大输入信号ui,使输出信号uo足够大且不失真。
(2)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改变RP,以增大和减小IC ,使输出波形失真。
(3)测量失真情况下的IC、UCE,将测量结果填入表中,并绘制不同情况下uo的失真波形。
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影响
测试记录 IC/mA UCE/V uo波形 失真 分析判断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uo IC减小 t O uo IC=2.0 2.0 t O uo IC增大 t O 四、问题讨论
1.总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及负载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2.在什么情况下输出波形会出现正或负半周失真?如何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
15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配套多媒体CAI课件 电子教案
3.在实验测量中,为什么所有仪器的公共端(接地端)要连接在一起?
*2.3多级放大电路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如下图所示。输入和中间级的任务是电压放大,根据需要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到足够大,为输出级提供所需要的输入信号;输出级一般为功率放大电路,驱动负载动作。
中间级 输入级 放大器 放大器 输出级
2.3.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多级放大电路中级与级之间的连接称为耦合,耦合方式就是指连接方式。
常用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三种。
课外阅读:光电耦合 2.3.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对放大信号而言,多级放大电路的前一级输出信号就是后一级的输入信号,所以可将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视为前级电路的负载。两级放大电路框图如图所示,
+ ui= ui1 Ri1 Ro1 + u′o1 _ + uo1=ui2 —+ Ro2 Ri2 + u′o2 _ uo= uo2
_ _
1.电压放大倍数
Au?UoUo2Uo2Ui2Uo2Uo1??????Au1?Au2 UiUi1Ui2Ui1Ui2Ui1Au1Au2是每级“有载电压放大倍数”。所谓“有载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接上后级时的电压放
大倍数,即在计算每级电压放大倍数时,一定要把后级的输入电阻作为前级的负载电阻。
一般将用分贝表示的放大倍数称为增益,用G表示。 功率增益GP定义为:Gp?10lg
Po(dB) Pi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