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概论文(论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姓名: *** 学号: ******** 专业:
********专业 (***)班 学院:*******学院 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书,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我们中国共产党怎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以及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的判断,提出的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各种理论体系。
其中,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深远意义。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
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以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
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无可厚非,科学发展观,具有众多领域的深远意义。下面我就大致列举一下科学发展观的多方面的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 俱进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汲取众多发展理论精华、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二是实践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全面回顾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源的 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又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我们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
三政治意义。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导方针,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确定为 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的方针,这使得全党、全国人民在工作方针上形成了 一致,从而有利于我们在政治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民主集中。
四是经济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 国 的第一要务,强调“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 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 策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又 为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提供了机遇。 五是社会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发展是包括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去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的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形成自然、人和社 会的良性、协调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是人文意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资文 化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推动人的最终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发展的 终极目标,坚持发展为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体现了 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精神。
七是国际意义。发展问题是全球问题,中国的发展既是中国内部的事,也是 全球的事。中国的发展,一方面直接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问题,构成 了全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还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 动力、支持和保障。
八是创新意义。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实践的不同于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 家的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创新,这一创新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 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有众多的借鉴意义,当然,这一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和推 动了全球的发展。
上面所述,就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之后的感想与体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