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真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天津文综·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
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①公元前5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 前4世纪 ②公元前3世纪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 (前270年左右) 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 ④公元3世纪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⑤公元4世纪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前451年) 罗马统一意大利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⑥公元5~6世纪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 (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分) 【考点】(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解析】(1)由材料①中古代中国商鞅变法和古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为两者都制定
法律;由材料②阶段关键词“统一”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由材料③中关键词“强盛”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进入强盛时期;由材料④中两个阶段“混乱”到 “统一”,“危机”到“中兴”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由材料⑤中“南下”“十六国”“入侵” “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第一小问现象,对第一设问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两者非常相似;第二小问发现,从纵向来看两者的变化轨迹类似,都呈现出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的轨迹;第三小问认识,由本题前两问可以得出认识,即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答案】(1)特征:①两者都制定了法律。②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③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④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⑤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7分)
(2)现象: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
发现: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4分)
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