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历史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2.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5:30:22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识记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影响。 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比较二者的异同。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影响

(1)阶级关系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权威。

(2)意识形态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与教会祈求来世幸福相冲突。

二、文艺复兴 1.条件

(1)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2)意大利人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2.实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 人物 薄伽丘 文学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美术三杰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作品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特点 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5.意义: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使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2.兴起

(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2)主张

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

②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扩展

(1)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2)主张:新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民众开始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知识链接]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城市,与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密切相关。但采取重商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不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增强实力以巩固政权。

[名师指津] 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并不能揭示其本质,它不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湮没千年后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旧瓶装新酒”,即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旧瓶”中装上资产阶级的“新酒”。

[易错提醒]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揭露的只是教士的荒淫伪善,拉斐尔通过画圣母像展现人性的美,而没有进行丑化,这都说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仍然有宗教信仰,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辨析比较] “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

[名师指津] 马丁·路德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与天主教会的观点有明显的不同,但马丁·路德仅是主张改革宗教,而不是废除宗教,他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故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政治运动。

[轻巧识记] 三个“一”归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主题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史料一 一个从小①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十日谈》

史料二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②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③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彼特拉克《阿

非利加》

史料三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①指:中世纪对人性的禁锢和压制。

◆②指: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 ◆③指:人文主义。

◆④指: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性和母爱。

(1)史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了什么精神? (2)史料二表达了彼特拉克怎样的思想主张?

(3)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在艺术题材、思想主题及艺术特色方面各有什么共性?

提示:(1)说明人性无法阻挡,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2)批判了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表达了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3)艺术题材:都以宗教为题材。思想主题: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崇尚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提倡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能,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3)文学艺术上主张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宗教禁锢人性。(5)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主题二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史料一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①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史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②“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史料三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③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①指:路德在控诉罗马教廷对欧洲各国教徒的经济剥削。

◆②指: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教会的繁文缛节。 ◆③指:马丁·路德主张世俗的权力应该高于教皇的权力,从而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1)据史料一指出路德是怎样抨击教皇的。有何影响?

(2)结合两则史料,说明你怎样理解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提示:(1)抨击教皇对金钱的贪婪。影响:冲击了罗马教皇及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路德的主张体现了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神学束缚,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独裁,争取精神自由和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理解宗教改革家的人文主义精神

(1)欧洲宗教改革家虽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们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了至高无上的罗马教皇的权威。

(2)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3)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主张人只要依靠信仰就能得救,让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4)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人人平等的意味,把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

2.不同点

(1)采取的斗争形式不同。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宗教改革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把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

(2)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上层;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3)产生的作用不同。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里扫荡了封建势力,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识记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影响。 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比较二者的异同。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影响 (1)阶级关系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权威。 (2)意识形态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与教会祈求来世幸福相冲突。 二、文艺复兴 1.条件 (1)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