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D卷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5分)
1. (2分)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 (2分) 《水调歌头》将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________结合,富有人生哲理,也呈现出作者胸怀的超脱开阔。
3. (2分) (2019·平房模拟) 对古诗词《卜算子·咏梅》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A . “无主”指梅花无人赏识,表达词人孤独寂寞和彷徨的心境。
B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表现出词人性格孤高,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C .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为下文蓄势。
D . 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4. (2分) 对李白的《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第 1 页 共 4 页
B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中,作者的思绪从前文的“坚冰塞川的黄河”和“大雪满山的太行”飞到遥远的上古,从上古两位圣贤的曲折经历中得到慰藉和启发。
C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 . 此诗想象丰富雄奇,感情基调豪迈乐观,充分显示出李白诗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5. (2分) 以下对《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 .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 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 . 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6. (5分) 分析《行路难》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29分)
7. (12分)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1)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3)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的现状,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 . 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诗人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8.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 2 页 共 4 页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______的遭遇。颔联采用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
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与洒脱。请结合划线诗句,试作简要赏析。 9. (10分) 阅读下面诗歌。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 (2)
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第 3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5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29分)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第 4 页 共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