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上设计一些岔路、死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3)、将单线改为双线;在岔路、死路上设计一些障碍物的位置;并检查路线是否合理。
4)、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与背景的颜色对比。 B、师结合步骤示范作画
6、对比看看哪个迷宫设计个更加合理。 出示2副迷宫图片学生分析说原因。 7、构图知识讲解
出示作品提问:你认为哪张作品的位置更正确,看起来更美观? 8、提出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迷宫,并给迷宫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9、作业讲评
同桌之间相互玩一玩迷宫,认为同桌的作品非常优秀的请你推荐给同学们一起玩一玩。
说一说他的迷宫有趣的地方在那里 10、课后拓展
讲解迷宫在生活中的作用。
9、动物造型饼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种类的小动物,掌握动物饼干造型的基本特点。
2.掌握彩泥或橡皮泥捏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橡皮泥塑造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休闲点心的审美表现,培养对动物泥塑的兴趣,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通过粘贴动物造型饼干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中的小动物。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橡皮泥)、塑料刀、牙签、底板(卡纸或三合板) (教师) 课件、范作、泥塑工具与材料。 六、教学过程: 1.谜语导人。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出示兔子饼干图片,导人课题:《动物造型饼干》。 2.比较饼干兔子与真实兔子的异同。 相同:长耳短尾,保留了兔子的基本特征。
不同:红眼、兔毛、胡子不见了,立体变成了扁平,形状更加概括。 出示一组动物造型饼干,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动物饼干突出了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
3.看动物,说特征,画图例(可以学生扮演或学生说教师画) 欣赏认识各种动物,观察动物外形、神态等,请学生讲述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关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体型庞大的大象、长脖子的长颈鹿、圆溜溜的小猪、森林之王老虎、肥嘟嘟的小绵羊、鼓眼睛的小青蛙、有漂亮花纹的小鱼、黑眼圈的熊猫、有斑点的小狗、爱穿花衣的小公鸡、爱游泳的小鸭、爱喷水的鲸鱼等等。
4.示范讲解动物造型饼干制作方法:
(1)选择彩色橡皮泥:不同色彩可以表示不同“口味”。
(2)揉捏橡皮泥,压平,厚度如平常的饼干。 (3)用塑料刀刻划出动物造型。
(4)粘贴动物花纹(可加入其他“口味”)。
5.布置任务:用彩泥做一块造型美观、口味独特的动物饼干。 注意:体现动物的动态、外形、色彩、花纹等特征;粘贴时要细心、卫生、安全。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把做好的“饼干”放人老师的“饼干盒”,比一比,谁的动物造型更生动,色彩更诱人。
8.拓展延伸。
1)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动员爸爸妈妈一起真正做一次动物造型饼干,烘烤后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分享。
2)尝试做做其他造型的饼干,如建筑、花卉等。
10、做一棵大树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泥塑工艺,用黏土(橡皮泥或彩泥塑一棵大树。)
2.通过捏塑一棵大树,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3.了解各种树的有关知识、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多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培养学生用捏塑的手法表现大树。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抓住树的特征表现不同的树。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橡皮泥或彩泥)、泥塑刀、小毛巾等。
(教师)课件、黏土(橡皮泥或彩泥)、泥塑刀(可自制)、泥塑示范作品。 六、教学过程: 1、亲亲泥土。 (1)玩泥游戏操。
全体跟老师做(老师拿出泥示范做,学生跟着表演)。 拍一拍,掌心对掌 揉一揉,掌心对掌 搓一搓,掌心对掌 捏一捏,食指和拇指。
教师引导学生做泥球操运动:团、搓、压、挖等动作,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泥塑手法。
(2)泥土做体操;将泥块或泥棒弯曲、扭动、拉长,配上体操的名称,如;发现新的玩法:通过搓泥丸、搓泥条、卷泥圈和拍泥饼;(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泥土,感受泥;教师示范用小泥团做一颗“种子”,包裹在泥块中,然;猜猜老师做的是一棵什么树?
(2)泥土做体操。
将泥块或泥棒弯曲、扭动、拉长,配上体操的名称,如弯腰、转体、伸展等,体会泥土的柔软和伸缩度。思考:变了形的泥土像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