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阻燃) - 图文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3 试样制备
在双辊温度为120℃-130℃的开放式炼塑机上加入聚乙烯,待其熔融包辊后,依次加入抗氧剂、预先复配好的阻燃剂和其它改性剂,混炼均匀后出片,冷却24h后在平板硫化机上于135℃,10-12Mpa压力下模压,然后在万能制样机上根据不同测试要求制样。
2.2.4 性能测试与分析 2.2.4.1力学性能测试
采用CMT-6104电子万能试验机按GB/T 1040_92塑料拉伸实验方法测试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拉伸速度为100mm/min,试样尺寸为125×10×4mm3。冲击强度采用XCS-200冲击试样机,按GB/T 1040-93测定。
2.2.4.2 极限氧指数测试
采用HC-2型氧指数仪,按GB/T2406-93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样尺寸100×10×4mm3。
2.2.4.3 热重分析
热失重测试在氮气气氛中进行,氮气流量为10ml/min,取大约l0mg的试验样品放置于陶瓷坩锅中,然后以10℃ /min从室温加热到600℃,研究材料随温度变化的质量损失情况。
2.2.4.4 热变形温度测试
按GB1634-79进行,传热介质以12℃/6min等速升温,试样受载后最大弯曲正应力为1.82MPa,试样最大变形0.32mm。试样尺寸:L=80mm,b=4mm,h=10mm。
2.2.4.5 熔体流动指数测定
测试条件为温度190℃,负载为2.16kg。
测试公式:
17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FR(?,mmon)?tref?mt
其中:
θ — 试验温度
mmon — 标准负荷 m — 切断的平均质量 tref —参比时间10min=600s t — 切断的时间间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体的选择
用于电线电缆的聚乙烯可分为三大类: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HDPE的分子链是线形结构的,支链很少,结晶度高。LDPE具有长支链支化结构,也有部分短支链,分子之间排列的规整性被破坏,结晶度较低。LLDPE的分子链上具有较多的短支链,分子链较规整,结晶度居中[34]。考虑到用于电线电缆的聚乙烯一般需经过硅烷交联处理后使用,而LLDPE支化度适中,链扩展较好,达同样交联度所需硅烷量比LDPE、HDPE少,反应时间短[35],故本课题拟订LLDPE为基础树脂。由于LLDPE的熔体粘度较大,熔体强度较低,考虑到电缆料的加工性能,加入少量LDPE加以改善,两者配比为LLDPE/LDPE=80/20。基础树脂的各项试验性能见表2-3。从表中可看出,LLDPE与LDPE复合后,基体强度及伸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表2-3 基体的各项实验性能
Table 2-3 The experimental properties of matrix resins
LLDPE/LDPE
100/0 0/100 80/20
氧指数 (%) 18 17.5 18
拉伸强度 (MPa) 16.7 21.0 22.5
断裂伸长率
(%)
618 402 637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50.7 45.1 51.4
18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2 PE/Mg(OH)2阻燃体系
Mg(OH)2具有消烟、阻燃、可填充量大、燃烧时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且易与其它阻燃剂产生协同阻燃作用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Mg(OH)2的受热分解反应式为:Mg(OH)2 → MgO + 2H2O。在燃烧过程中,Mg(OH)2分解吸收大量的热,使高聚物温度降低,减缓其降解速率;其次,Mg(OH)2分解放出水蒸气,可以稀释火焰区域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并兼具一定的冷却作用;另外,分解所生成的MgO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阻燃剂[36]。
表2-4 Mg(OH)2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Table 2-4 Effect of Mg(OH)2 contents on properties of composites
Mg(OH)2含量
(phr)
50 100 150
氧指数 (%) 21 25.5 29
拉伸强度 (MPa) 16.1 13.0 9.9
断裂伸长率
(%) 512.1 102 17.8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37.2 10.1 4.0
表2-4给出了Mg(OH)2含量对PE/Mg(OH)2阻燃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Mg(OH)2含量增加,体系氧指数不断上升,但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当Mg(OH)2添加量达到150phr时,复合材料的LOI值为29%,断裂伸长率仅为17.8%,已不能满足电缆料使用要求。
(a) pure PE (b) PE/ Mg(OH)2
Fig. 2-1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es for composites after burning
图2-1 复合材料燃烧后表面形貌特征
19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2-1为材料燃烧后的表面形貌。从图(b)可以看出,加入Mg(OH)2材料燃烧后表面不成炭,为白色粉末状。通过燃烧试验还可观察到,Mg(OH)2的加入使PE燃烧速度减慢,熔滴现象逐渐消失。这可能是由于Mg(OH)2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结晶水,可降低材料燃烧表面温度,抑止了PE的热降解反应。
2.3.3 PE/MAPP/MP/PER阻燃体系
APP/MP/PER体系作为膨胀阻燃体系的典型范例,在阻燃聚丙烯中已被大量研究和实验。但总体而言,要想达到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此类阻燃剂添加量仍然偏高,对树脂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常规APP分子量低,吸湿性大、热稳定性及与树脂相容性差,而高聚合度(n>1000)的APP吸湿性降低,热稳定性显著增强[37]。
本实验对比研究两种不同聚合度的APP及改性APP(MAPP)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聚合度(n≤25)APP在热加工过程中发生部分分解,放出NH3气体,使加工性能变差,且制品表面不光滑,同时阻燃性能也受到影响。而高聚合度APP加工性能较好,不存在上述现象。与未经改性的APP相比,MAPP与树脂相容性较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且集气源、酸源于一身。因此,本实验选取MAPP作为膨胀阻燃体系基本组成之一。
Fig. 2-2 TG curves of (A)MP (B)PER 图2-2 (A)MP (B)PER的TG曲线[38]
图2-2给出了MP、PER的热分解曲线。从图中可知,MP具有较高的热稳定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