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教案 - 图文
横县石塘镇中心学校(本校)集体备课教案
2015春季学期 五年级下册 共案撰写人:张韵 时间 : 月 日 科目:语文 3、白 杨 地点:电教室 参加人员:陈启进、郑姣婷、李少新 教 案 设 计 第一课时 教学建议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教学目标: 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 1.学会本课6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个生字,正确读写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清晰、插嘴、分三、学生自学课文 辩、抚摸、介绍、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新疆、陷入、浑黄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一体”等词语。 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四、检查自学情况 读课文,背诵爸爸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介绍白杨树的那段 清晰 介绍新疆 话。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3.抓住重点语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句,联系上下文,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体会白杨的特点和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爸爸的心愿。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4.体会借物喻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人的写作特点。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六、布置作业 1.通过白杨树 1.抄写词语; 的外在特点感悟其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内在品质。 第二课时 2.体会文章的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写法,感悟白杨树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的某些特点与人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某些品质之间的相《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通相似之处。 二、指名朗读全文 3.体会爸爸扎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根边疆、建设边疆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的情怀。 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教学内容: 3、白 杨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板书设计: 3、白杨 白杨树:不择环境 生命力强 爸 爸:扎根边疆 无怨无悔 借物喻人 表达心声 提出希望 教学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