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生锈》教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生锈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目标
认识生锈和生锈对物体的影响。 使学生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 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常用方法。 ◆能力与过程
通过观察生锈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操作,比较出生锈的原因。
结合生锈的原因,培养学生从根本原因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
知道生锈对物品的损害,明白防止生锈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生锈的原因和如何防止生锈。 三、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生锈的原因。 四、教学用具
生活中常见的生了锈的铜、铁、铝制品,如:铜钥匙、铜锁、铁钉、铁丝、铝盆、铝勺等。
放大镜、玻璃瓶、瓶塞、钢丝绒、食用油、食用醋、开水、冷水、醋、温度计等
1
生产和生活中金属防锈方法的挂图或投影片。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了“观察思考,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归纳结果、根据原因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流程和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展现一件锈迹斑斑的物体。(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有物体在损坏消失,建筑物、路面、工厂的设备等等。金属是构成我们身边世界重要的物质,金属的损坏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什么?
(学生)生锈。 活动1:观察生锈的物品 观察身边的生锈物体,讨论:
①常见的生锈物体主要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②锈是什么样子的?不同材料的锈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和看法。
(教师)大家观察了生锈的物品,你觉得生锈的哪方面你想了解,对于生锈有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写下来。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问题,从学生的共性问题中归纳出关于生锈原因(活动二)的问题,并针对其它问题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2:钢丝绒生锈
从学生亲身体验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便于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教师)提问:我们周围的金属很多,它们是不是都生锈了?为什么有的生锈了,有的没有生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可能一时不能回答。)让我们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①切菜用的菜刀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