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静电除尘器本体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静电除尘器本体结构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0:57:10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图4.1 集尘极板的形式

3集尘极板计算

(1)根据烟气量和效率计算总集尘面积

Q=1.12*105=31.1(m3/s) η=99.5%

A需=-Q×ln(1-η)÷w (4.1)

(w为电场的驱进速度, w取0.08m/s)

A需=-31.1×ln(1-0.995)÷0.08=2060 (㎡)

(2)比集尘面积为

A比= A需?Q=2060÷31.1=66(㎡/ m/s) (4.2)

3(3)确定电除尘器的有效电场断面

S= Q/V(其中V为电场风速,V取0.6m/s) (4.3)

S=31.1/0.6=52(㎡)

(4)集尘极板计算 极板高度

h= 7(m)

极板长度

12 - -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l=9.8(m)

极板通道

Z=A/2h1=2060÷(2×7×9.8)=15 (4.4)

4.2.2 放电极的设计与计算

1 放电极的基本要求

(1)放电性能好。起晕电压低,击穿电压高,电晕电流强。 (2)机械性能强。耐腐蚀、耐高温、不容易断线。

(3)清灰性能好。振打时,粉尘易于脱落,不产生结瘤和肥大现象。

2 放电极的设计

常用电晕极结构形式:圆形线、针刺线、角钢芒刺,锯齿线,扭麻花星形线,R-S线。其中圆形导线最简单,圆形导线的直径较小,起晕电压低,放电强度较高,但机械强度也较低,振打时容易损坏。工业除尘器中一般使用直径为2-3mm的镍铬线作为电晕极,上部自由悬吊,下部用重锤拉紧。也可以将圆形线做成螺旋弹簧型,适当拉伸固定在框架上,形成框架式结构。

星型用4~6mm的圆钢冷拉成星形断面的导线。它利用极线全长的四个尖角放电,放电效果比光线式好。星形线缺点是容易粘灰,适用于含尘浓度低的烟气。

芒刺型和锯齿型电晕电极属于尖端放电,放电强度高。在一般情况下比星型电晕极产生的电晕电流大一倍,起晕电压比其他形式低。其次,由于芒刺型或锯齿型尖端放电产生的电子流和离子流特别集中,在尖端伸出方向形成电除尘器的电风,有利于减少电晕闭塞。芒刺式电晕极适用于含尘浓度高的烟气,因此,有的电除尘器在第一、二电场采用芒刺式,在第三电场采用光线或星形线。芒刺式电晕极尖端应避免积尘,以免影响电晕极放电。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选用R-S芒刺型作为放电级。

13 - -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图4.2 放电极结构形式

4.3 振打系统和气体分布系统设计

4.3.1 振打系统的设计

振打频率和振打强度必须在运行过程中调整。振打频率高,强度大,积聚在极板上的粉尘层薄,振打后粉尘粉末状下落,容易产生二次扬尘。振打频率低,强度弱,极板上积聚的粉尘层较厚,大块粉尘会因自重下落,也会造成二次扬尘。振打强度还与粉尘比电阻有关,高比电阻粉尘应采用较高的振打强度。

沉积在电晕极和集尘极上的粉尘必须通过振打即时清除,电晕极上积灰过多,会影响放电。集尘极上积灰过多,会影响尘粒的驱进速度,对于高比电阻粉尘会引起反电晕。及时清灰是预防电晕的措施之一。我们选用锤式振打方式,锤式振打结构简单,容易安装、维修且振打可靠。

14 - -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图4.3 锤击振打方式

4.3.2 气体分布装置的设计

静电除尘器中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对除尘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除尘效率与气流速度成反比,当气流速度分布不均时,流速低时增加的除尘效率不足以弥补流速高处效率的下降,因而总的效率是下降的。

气流分布的均匀程度与静电除尘器进出口的管道形式及气流分布装置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在静电除尘器的安装位置不受限时,气流经溅扩管进入除尘器,然后再经1-2快平行的气流分布板进入除尘器电场。在这种情况下,气流分布的均匀程度取决于扩散角和分布板结构。除尘器安装受到限制,需要采用直角入口时,可在气流转弯处加设导流叶片,然后再经分布板进入除尘器。

在进口处设导流板,通过改变气流的方向使气流在整个静电除尘器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在导流板后设分布板,通过空的开闭对进入除尘器的气流速度进行调整。气流分布板有多种形式,我们选用圆孔形气流分布板,采用3-5mm钢板制作,孔径40-60mm,开孔率50%-65%,孔径大,开孔率高, 阻力较小,决不会堵孔。分布板两边设置有导流作用的折边,大大地增加了气流分布板刚性,即使在相当强的涡流作用下,也决不会像一般平板那样产生撕裂。在集尘极板下面的灰斗设阻流板,将气体横向阻隔,以减少未被收尘的气体带走粉尘。

15 -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济南大学毕业论文 图4.1 集尘极板的形式 3集尘极板计算 (1)根据烟气量和效率计算总集尘面积 Q=1.12*105=31.1(m3/s) η=99.5% A需=-Q×ln(1-η)÷w (4.1) (w为电场的驱进速度, w取0.08m/s) A需=-31.1×ln(1-0.995)÷0.08=2060 (㎡) (2)比集尘面积为 A比= 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