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9:37:26

地理解他人的是非题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20、幼儿言语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幼儿言语的发展处于基本掌握口语阶段,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期,是从外

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其语音、词汇、语法、口头表达能力迅速发展,为书面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出现自言自语。

21、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思维发展的经典研究加以阐述。

答:(一)感觉 :小学生的颜色视觉、视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运动觉(手的关节肌肉感觉,表现为动作精确性和灵活性的增强)都有了很大提高。(二)知觉:1. 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知觉的选择性、持续性的增强2. 知觉的分析综合水平明显提高;(三)注意的发展:1.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2. 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3. 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4. 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四)记忆的发展:1.从记忆的目的性说,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2.从记忆的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有主导地位,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都随年龄而提高,但后者的效果更佳。3.从记忆的内容上看,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发展,但具体形象记忆仍然占十分重要的地位。4.策略的发展-儿基本上不会自发地使用记忆策略,8岁左右处于过渡期,10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能自发地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五)想象的发展:1.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2.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3.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六)思维的发展:1.思维发展的重大过渡或转折时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①小学儿童思维的总体特点—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转折的关键期大约在小学四年级前后。②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③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具有目的性、完整的思维过程),但思维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思维形式的发展① 从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到从本质属性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概念;从直观特征到具体形象特征再到本质特征;各类概念(如数概念、空间方位概念、自然概念、社会概念、时间概念等)随年龄增长而丰富、系统化② 推理正确性、合理性和逻辑性、自觉性也在增强。逐渐发展起递推或传递推理能力。

22、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小学入学适应有何特殊意义?

答:社会交往的发展:儿童社交的主要内容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同

伴交往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一)亲子交往:1.小学生与父母交往的时间减少2.亲子交往的内容发生变化,父母关注的儿童问题更多、更复杂 3.儿童从依赖父母权威逐渐发展到逐渐

能自主地评价、判断和决策(二)同伴交往:1. 同伴交往更为频繁而密切,开始建立友谊关系2.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同伴交往的技能增强,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同伴关系相对稳定而持久,开始形成同伴团体(三)师生交往,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1. 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的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2. 教师的期望、态度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23、小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为什么说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答:学生学习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1)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

过直接经验的阶段。(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水平的过程。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小学儿童的学习既具有上述的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又表现出其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特点。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外部动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总强度随年级升高呈下滑趋势。2.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小学,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在整个小学,对有产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①对老师的态度。低年级儿童对老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中年级儿童逐渐对老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②对集体的态度。初入学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彼此很少互相关心,随着班集体的建立,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③对作业的态度。初入学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作业。在老师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④对评分的态度。从小学开始,儿童已经认识到评分的意义。4.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断丰富,儿童逐渐学会使用有效的策略,但小学生策略使用具有不完善、不稳定和刻板的特点。

24、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有哪些表现?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学习障碍最明显、最易被父母和老师所深邃的特征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特别表现出阅读障碍。1.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如视觉记忆受损、有空间定向障碍、听觉辨别能力很差、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语音意识方面有缺陷等;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小学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违纪行为,其在社会情景中错误理解社会性线索,作出不适当反应、消极的或攻击性反应比一般儿童多,而且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3.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品行问题等。

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1.胎儿期、出生前、出生后的轻度脑操作或轻度脑功能障碍;2.遗传-素质假说。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脑发育迟缓、脑皮质功能不成熟、觉醒不足、左右脑发育不平衡等现象。另感觉综合失调,无法正确处理自身与外界的信息,从而产生种种学习行为与情绪上的障碍。3.生物学假设。轻度脑功能失调是中枢神经信息传递改变的结果。4.

心理与环境假设5.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

26、如何理解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如何?

答: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㈠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

大的具体性。㈡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㈢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㈣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小学儿童基本过程的发展:㈠概括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小学,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年级的直观形象水平,第二阶段是中年级的形象抽象水平,第三阶段是高年级的初步本质抽象水平。㈡比较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从正确区分具体的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从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另一方面,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情景性,。在某些条件下,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判别;在另一些条件下,对另一些对象进行比较时则又不同。㈢分类能力的发展。⑴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分类。但要能正确说明分类的根据,则要晚得多。⑵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年龄特点是明显的。⑶同一年龄组的儿童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是明显的。⑷从四年级起,儿童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从五年级起,这种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有较明显的发展。㈣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仅表现在解决问题成绩的提高上,还表现在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上。总之,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在逐渐发展,并日益完善。分析、综合及其派生的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等思维过程最初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也很简单,之后逐渐能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最后向以概念为材料的更改过程较全面、深入且范围广泛地进行。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具有逐步深刻化、丰富化、系统化的特点。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由直接推理为主慢慢转向间接推理为主。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⑴小学儿童思维敏捷性的发展。小学儿童的思维敏捷性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运算正确而迅速的能力也产生明显的分化。⑵小学儿童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题多解的解题增加;二是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三是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⑶小学儿童思维深刻性的发展。首先,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其次,小学儿童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再次,小学儿童不断提出“假设”,独立地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在逐步发展。最后,三、四年级是小学儿童在运算中思维深刻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⑷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对具体形象材料加工发展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二是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最后发展到独创性。

27、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其社会性认知水平如何?

答: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意识建立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

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㈠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偏偏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㈡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进入小学以后,儿童能进行这个人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其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③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这个人的初步倾向。④在整人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小学生的抽象招手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⑤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㈢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包括对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而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

小学儿童逐渐注意到他人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是不同的,开始认识到他人不仅有与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儿童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⑴从表现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⑵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⑶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⑷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⑸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⑹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表现为㈠角色采择功能: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角色采择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㈡在小学时期,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观点,并进行评判。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加强,儿童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包括友谊概念、权威关心的认识等。

28、小学生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什么特点?如何改善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答: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老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性质与幼儿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随着小学期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小学儿童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版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具有国家权力啃骨头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小学儿童对维持交往的情境能够提出最有效而恰当的策略,言语沟通、提供利益和分享物品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维持交往的最主要策略。

29、如何理解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答: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㈠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小学儿童的首先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㈡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相称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一致与不一致的分化。㈢自觉纪律的形成和

搜索更多关于: 《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及解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地理解他人的是非题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20、幼儿言语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言语发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幼儿言语的发展处于基本掌握口语阶段,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期,是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其语音、词汇、语法、口头表达能力迅速发展,为书面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出现自言自语。 21、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结合思维发展的经典研究加以阐述。 答:(一)感觉 :小学生的颜色视觉、视觉感受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