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
作者:朱祖华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9年第10期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构成部分,与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促进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营造出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小组合作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小学科学;小组合作 一、科學合理地建设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科学合理的小组构建是确保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教师不能按照成绩或座位随意组建,而是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科学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然后再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划分,建设学习小组,使小组内部的成员具有差异性,能够达到优势互补、互相学习的效果。同时,还要确保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大致相同,从而在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实验活动的积极性。 二、设置小组合作任务
在划分好小组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提出一定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来协作完成。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综合考虑的任务的启发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找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教学“铁钉生锈了”一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铁钉生锈需要什么条件?”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猜想进行整理,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讨,对这些猜想进行分析,小组内部统一意见后,将选择的答案提交给教师,并设计和开展实验,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在这种合作的方式下,学生自主猜想、设计和操作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三、强化教师实验指导
在小组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遇到困惑,或陷入一定的误区,以至于实验难以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通过一定的提示与帮助,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效率,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只在必要的时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