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实践与研究》匿名评审书 - 图文
.
附件3
学科分类 F4中学综合教育等
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 课题申请·匿名评审书
(网络初审号:[LZ2016_1170] )
课题完成期限 2 年 填 表 日 期 2016 年 4月 18 日
此评审书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中不得出现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单
.
课题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
位名称等个人资料。(未匿名者,不进入评审程序) 一、 负责人及研究人员情况 课题名称 学科分类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实践与研究》 F4中学综合教育等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性别 最后学历 研究专长 主要参加者 序号 1 2 3 4 5 性别 男 女 女 女 男 出生年月 1963-06 1971-11 1976-04 1972-10 1975-10 职称 高级教师 一级教师 二级教师 一级教师 一级教师 女 本科 民族 专业职称 汉 出生年月 1969-02 年级 语文 高级教师 行政职务 组长 学历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研究专长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 A专著 B译著 C研究报告 D论文 E实验预期的主要研究成果 预计完成时间 成 果 名 称 《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尝试》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 》 《浅谈中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阶段班级渐进性自我管理研究》 《营造高中数学课堂的生活气息的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指导策略研究》 《略谈语言文字的规在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
C,D,H 报告 F工具书 G电脑软件 H其他 2016 年 4月 20日—— 2018 年 4 月 10日 成果形式 D论文 C研究报告 C研究报告 D论文 C研究报告 D论文 D论文 C研究报告 办公室 D论文 D论文 二、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教育界》 榆中县教育局 榆中县教育局 发表出版时间 2013-06-06 2013-12-19 2015-01-15 2015-07-09 2015-09-17 2015-10-09 2015-02-05 2015-11-30 《考试与评价》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都市家教》 《都市家教》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都市家教》 《课程教育研究》 2015-4-30 2014 -18期 .
三、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3 项) 序号 1 2 3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2016年4月-2016年8月 2016年9月-2017年1月 2017年9月-2018年1月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分析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方案 班主任工作随笔及反思论文 成果形式 C研究报告 C研究报告 D论文H其他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系列研究论文 ) 序号 1 2 3 完成时间 2018年2月-2018年4月 2018年2月1日-4月1日 2018年2月1日-4月1日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案例集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论文集 成果形式 C研究报告 H其他 H其他
四、 课题设计论证(限2000字)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概念界定 1.新课程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地发展为根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关注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和谐发展。 (2)建立一种的、平等的、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2.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个多元的构成,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助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通过示、引导、启发、熏等方法影响和教育学生,巧妙地促使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说教转向动情,由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双进入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班主任工作因此超越了传统的工作形式,由纯粹的科学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化的创造。[③]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机智性、创造性和审美性。机智的班主任、开拓创新的班主任、诗情画意的班主任,都是讲究工作艺术的班主任,他们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有效实施已精心设计的工作计划,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 .
.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研究历来受到各个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倡导,中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师大学教科院还专门成立了班主任研究中心,不但知名学者和教育专家如书生、任小艾等著书立说进行研究,广大一线中小学班主任也积极投入到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研究中去,专著、论文蔚为大观,对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反思性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杜威、萧恩、布鲁巴赫等西方的教育家对此做过深入地研究,因其能让教育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所以它很快就影响到了我国,迅速普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在的心理需求,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实施主体性教育。它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具有科学性、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征。[①]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其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马卡连柯提出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如没有集体,既不能进行集体教育和纪律教育,也无从组织劳动并进行劳动教育那样,没有劳动,不进行劳动教育,集体也不能真正建立起来,自觉纪律也难以完全形成,真正的纪律教育也不能顺利进行,当然,也不可能树立稳定良好的集体秩序,并形成优良的传统。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和实践起了先导、示、支撑和借鉴的作用。 (三)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革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创新我校德育工作管理模式,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2)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培养班主任研究的意识,能时刻用反思的习惯来从事班级管理,使我校班主任自觉自愿地进行研究性评价活动,形成学校反思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学校工作的管理涵。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方法和途径,推动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可持续发展。 (4)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培养出一支既具有班主任工作科学性,又具有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班主任队伍,能够通晓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策略。并且巧妙地促使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说教转向动情,由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双进入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将班主任工作由纯粹的科学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化的创造,从而培养出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创新之处 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将是改革班主任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顺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切合新课程理念下改革的需求,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开展本课题研究既可以博取百家之长又可以独辟蹊径创出特色,为学校的德育管理提供式,所研究出来的成果既有理论的参照价值又有实践的推广价值。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