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 第6章习题答案
(3)带阻 (4)高通
13.图6-121所示为几种有源滤波电路。
(1)从电路图直接判断各电路图为什么类型的滤波器,分别为几阶; (2)推导图(d)的传递函数、频率特性表达式及滤波参数表达式。 解:(1)(a)图为一阶高通滤波器;(b)图为一阶低通滤波器;(c)图为二阶带通滤波器;(d)图为二阶高通滤波器;
(2)(d)图为二阶无限增益多路反馈高通滤波器。其中,
C1R1RfR1R1R2uiCRAuouiARCuo (a) (b) RfC3 uiA1CUi(s)R2A2C2Uo(s)uoUi(s)C1C2R2ACRRUo(s)R1R1R3R1C1>R2C2 图6-121 习题13电路图 (c) (d) s2R1R2C2C3C1 Au(s)???RC31?s2(C?C?C)?s2RRCC1231223C2C3?2R1R2C2C3C1 Au(j?)??RC31??2RRCC?j?2(C?C?C)1223123C2C3fp?1
2?R1R2C2C3R1
C2C3R2Q?(C1?C2?C3) 9
14.已知某有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1R2(1?) (RC)2R1Au(s)?R(2?2)12R1s2?s?()RCRC分析该传递函数具有哪种滤波器的特性,并计算该滤波器的特征频率、品质因数及通带增益。
解:该传递函数为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见教材公式6-26),式中的频率越高,Au
越小,说明是低通。
R21(1?)2AupR1(RC) Au(s)? ?2R21?(3?Aup)sRC?(sRC)(2?)R112s2?s?()RCRC其中:通带增益Aup?1?得:A(jf)?u1R2,特征频率f0? R12?RCAup
ff1?()2?j(3?Aup)f0f0品质因素Q?
1R1?
3?Aup2R1?R215.电路如图6-122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电路可能振荡,哪个不能,并简述理由。
R3CAR1R2RRRRCC灯R1R2ARRCCuo (a) (b) +VCC +VccRcRcCRRRbReCR1R4R6R8R3R5R2R7R9 (c) (d) -VEE 10
图6-122 习题15 电路图
解:图(a)所示电路有可能产生振荡。图中三级移相电路为超前网络,在信号频率为0到无穷大时相移为+270?~0?,因此存在使相移为+180?的频率,加上运放的反相,可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图(b)所示电路有可能产生振荡。图中RC串并联网络在谐振点相移为零,所以电路构成正反馈,可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图(c)所示电路不能产生振荡。图中RC串并联网络在谐振点相移为零,所以电路构成负反馈,不能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
图(d)所示电路两级放大产生360?的相移形成正反馈,有可能产生振荡。
16.如图6-123所示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运放为理想运放。 (1)标出运放A两输入端的极性;
RfR1(2)若要求振荡频率为840Hz,试确定R的阻值。
(3)写出振荡平衡时Rf与R1的关系表达式,并说明Rf的大uoA小对输出的影响。 CR(4)对电路进行改进,使其具有稳幅功能。
0.01μFCR 0.01μF
解:(1)运放A两输入端的极性为上负下正。 (2)根据振荡频率f0?图6-123 习题16电路图 1,得R=18.95KΩ。
2?RC(3)在振荡平衡时要求Rf≧2R1;当Rf小于2R1时会停振;当Rf大于2R1时,波形会失真。
(4)通常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是R1选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方法二是类似教材中图6-41所示在Rf上串联两个正反并接的二极管。
17.电路如图6-124所示,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哪个电路可能振荡。
11
+Vcc+VccR1C5000pF+VccR1CR1CLCTR2Ce0.1μFTCbR2CbR2T2ReReR3 (a) (b) (c) +VccR1+VDDCTL RdACoLCGuoCRgRsTC1LCSC2CbR2Re (d) (e) (f) 图6-124 习题17 电路图
【修正:教材中该题图6-124(b)中变压器应标出同名端,初级在上,次级在下】 解:(a)不能;(b)可能;(c)可能;(d)不能;(UCEQ=0) (e)可能;(f)不能;
18. 已知图6-125所示电路。已知VCC=12V,R=10kΩ,C=0.1μF,R1=40kΩ, R2
=10kΩ。
(1)说明电路功能;
R(2)画出电路输出波形,标注周期、脉宽和幅值。
解:(1)电路为占空比可控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2)忽略二极管动态电阻 振荡周期:T?(R1?R2)Cln(1?2CRAR1R2D1D2uo 图6-125 习题18 电路图 R)?5.5ms R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