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到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这种现象属于( ) 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2、与遗忘相反的记忆过程是( ) 识记 B.保持 C.回忆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指向 B.集中 C.指向和集中
4、临近考试,要求学生将考试内容勤加复习,这种识记方式属于( ) 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意义识记 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 ) 感觉 B.知觉 C.注意
6、“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指心理活动的( ) 感觉 B.知觉 C.注意
7、记忆是丰富经验,丰富知识的基本阶段,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 A、形象记忆 长时记忆 情绪记忆 瞬时记忆 B、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C、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 逻辑记忆(词语——逻辑记忆)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特点是( )
A、先快后慢 B.同样速度 C.根据个人智力水平不同,呈现不同特点
9、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这四种基本类型为( ) A、胆汁质 多血质 抑郁质 粘液质 B、胆汁质 抑郁质 高血质 低血质
C、高血质 多血质 粘液质 胆汁质
10、人们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回忆,称为(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11、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 )。 对比 B、迟钝 C、适应 12、心理过程分为( )
A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B、气质 性格 能力
C、个性积极性 个性倾向性 个性个别性
13、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根据诗中的描述,在脑中出现一幅祖国冬日长城内外的壮丽景象,这是( )。 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14、当我们见到“少女“一词时,人们脑中浮现的是一个面庞红润,清新可人,天真无邪的女孩的形象,这是记忆表象的( )特征。
形象性 B.概括性 C、想象性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0%
1、( )1、个性并不是人一出生就立即形成的,而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的。 2、(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 )正确引导儿童的幻想也是培养想象力的方法之一。
4、( )在感觉的相互作用下,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 5、( )再造想象不是想象者自己独创出来的,所以再造想象不含创造的成分。 6、(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7、( )有意注意需要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做意志努力。 8、( )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9、( )凡识记的对象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10、( ) “鲸不是鱼”这是思维形式“推理”的表现。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2、能力是 的心理特征。它包括 能力和 能力两种。 3、性格是指人对 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 。 4、我们对某套舞蹈动作的记忆,就是 记忆。
5、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 回忆,或者是 的回忆。 6、气质是个人 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
的 、 、 和 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7、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包括 和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表象 2、创造性思维
3、个性
五、简答题:9%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分)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4分)
六、问答题(12分)
什么是想象?如何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A 2、B 3、C 4、B 5、B 6、C 7、C 8、A 9、A 10、B 11、C 12、A 13、A 14、B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 2、× 3、∨4、×5、×6、∨7、×8、∨9、∨10、×
三、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2、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一般、特殊 3、现实、行为方式 4、运动
5、不能,错误
6、心理活动动力(或心理活动动态),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7、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或者: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人们本身的状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2、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反应方式。(心理学教程)或: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幼儿心理学) 3、个性: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心理学教程)或:具体的,活生生的,活动着的“个人”。(幼儿心理学) 五、简答题:
1.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3分)
(2)思维的基本特征:①思维的间接性(1分)②思维的概括性。(1分)
2.(心理学教程) (1)对目的任务的理解。(1分)(2)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1分)(3)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1分)(4)培养间接兴趣。(1分)
或:(幼儿心理学) (1)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1分)(2)间接兴趣的培养。(1分)(3)用坚强的意志和干扰做斗争。(1分)(4)合理地组织活动。(1分) 六、问答题(12分)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3分) 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3分) 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3分) 正确引导儿童的幻想(3分) 出自《心理学教程》
要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3分)
通过游戏以及绘画、泥工、音乐、常识等教学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意想象,锻炼他们的想象能力。(3分) 从幼儿原有水平出发,逐步提高要求,促进想象的发展。(3分) 出自《幼儿心理学》 (每小点要适当展开说明,否则酌情扣分)
第二套《心理学》辅导课堂练习题(7~8章)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学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劳动保护金纳
4、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 )。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 A. 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 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6、由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性境或实验并由其操纵借以引起被试反应的因素或条件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7、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8、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9、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A. 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10、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11、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是( )。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二、填空题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和 两大部分。 2、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 、 和想象。
3、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认为,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人脑对 的 。
4、实验者在进行心理学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项变量是控制变量、 和 。
5、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 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三、名词解释 1、 心理学 2、 心理现象 3、 调查法 四、简答题
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2、 简述心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3、 个性心理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
1、 试述心理的实质
2、 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学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 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反射弧
2、神经元中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是( )。
A.树突 B.胞体 C.突触 D.反射3、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生理器官和最高级部位是( )。
A.脑干 B.丘脑 C.大脑 D.延脑
4、大脑皮层上的颞叶是( )中枢。
A. 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5、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是( )。
A.反射系统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6、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是( )。 A. 反射弧 B.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7、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 )。 A.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