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1 2:46:25

[3] 高文 教学设计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1

互动教学—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习方式

作者:wutao [xz2zg@21cn.com]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学习方式。

互动教学就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而构建的一种在线式(Online)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个人需求和特点的实时互动的课程。互动教学的课程设计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及时反馈,其形式为虚拟学习社区,即教师、学生

通过网络集合欲同一\虚拟教室\,借助软件技术完成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互动课堂将语音、视频、幻灯片、白板、问答等教学活动整合在同一操作界面,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手段实时互动交流,能够真正做到\身在课堂,有问必答\。

一般人会将\远程教学\与\互动教学\混为一谈,造成混淆,这是因为这两者都是采用\远距离\的学习,但是其中主要的差异性即在实施方式的不同,前者主要是采用异步教学,如录像带教学、电视教学等,而后者主要是采用同步教学,进行同步的讨论会,现场有虚拟教室、虚拟教师、虚拟同学、等来进行\教\与\学\的动作。 作为一种\虚拟\的学习方式,互动教学有什么特点呢?

一、互动性

互动教学,顾名思义,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互动教学依托目前最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真正实现了教与学过程的实时互动。

每名参与互动教学的学生都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间\虚拟教室\,处在同一\虚拟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如同在真实的教室一样。教师讲课的同时,可随时向学生们提问,并指定希望发言的同学发言;学生也可以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随时提问,经教师同意后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白板或讨论区来讨论问题。

总之,互动教学通过在网络上架构的学习平台,为身处异地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虚拟课堂\。使一个学习者不仅能够进入名师课堂,\听\名师的授课,更能够就自己的疑问得到名师的当堂指点。不论学习者身处何地,都能够通过\互动课堂\与自己的老师和同学第一时间进行沟通。 二、实时性

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体现在信息传递和反馈回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没有出现时,传统的远程教学采用的是函授、广播及电视等教学方式。而上述教学方式是单向信息传递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学生在上课学习同时无法向教师反馈信息,而学生之间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模式,从而导致教与学的过程因为信息传递不能互动而割裂开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

互动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特点,使得教学双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及时互动、准确地传递信息,使教与学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提

高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同时,更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个性化

互动教学和以往教学方式不同之处还体现在\因材施教\。这种学习模式比小班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者通过网上的注册,可以进入一个完全适合个人特点的课程体系,实现一对一的学习,并且可以定制自己所需的课程、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互动教学个性化体现在学生完全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听课的同时可以向教师和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愿意也可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四、平等性

互动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使所有学习者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如果你遗憾地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和向往的专业,那么互动学习向你提供了这样一个进入名师课堂、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

五、生动性和现实性

互动教学虽然其教与学的环境完全是建构在网络这一被人们称作\虚拟世界\、\不真实的世界\的环境中的,但虚拟学习的内容和其展示的情境是真实世界的反映。它是用虚拟的技术来展示真实情境,虚拟的只是学习的环境。目前网上的虚拟\真实\学习社区也已经出现,人大附中网校实时互动课堂就是这样一个网上的虚拟\真实\学习社区。 六、结束语

互动教学的出现无疑将改变现今人们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学习有更高的自主性等优势,这是传统课堂教育所无法企及的。

体验美国网络课程

作者:李艳

出处:[jxy转自http://www.chinaet.org/Theory/index.asp?pages=2&kind=2]

【摘要】网络教育在全球蓬勃发展,推动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革新,本文从网络课程的内容结构、网络课程的师生角色、网络课程的互动实现三方面谈作者在美国网络课程中体验到的精致之处,以飨读者。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课程设计;师生角色;互动

一、介绍

近十年里,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创新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传播。在中国,自从1997年教育部批准了4所大学启动网络教育项目以来,至今已有67所大学开办了网络教育学院。研究发现,作为最新的远程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既可以为那些接受传统课堂教育不方便的学生提供新的教育机会,又可以为学校没有合适教师的专业引进外来教学资源(Swan,1992)。“全球范围内有限的高校入学率问题将随着学习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有大大的改善(Hanna,1999,p.19)。网络教育的其他优点包括:1.它能利用现有设备、信息技术、和标准化交流界面来进行课程传递;2.网上学习具有灵活性;3.它比传统的课堂教育节约场地成本和节省时间;4.教师更容易更新和修改课程(Hopey&Ginsburg,1996;Kilian,1997;Owston,1997)。

然而,网络教育项目的引进并不意味着它一定被师生有效地采纳,因为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Wallhaus,2000)。国外的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对参与网络教育项目有抵制态度(Oleott & Wright,1995;Murphery & Dooley,2000)。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因素:1.缺少时间;2.缺少师生面对面的交流;3.缺少参与网络教育所需要的技巧;4.在网络教育中投入的时间和工作量没有被很好地承认;5.缺少技术、行政和财政的支持(Wolcott,1997;Rockwell,Schauer,Fritz,&Marx,1999)。

在中国,网络中心的有效维护问题、参与网络教育项目的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和有限的学生选择网络教育课程是网络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Potter,2003)。另外,Edwards,Zou,Cragg,和Song(2000)指出,影响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还问题包括:1.不同的大学用不同的技术:2.缺乏远程教育方面的法规;3.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有限;4.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问题;5.网络课程数量太少。Ding(2002)特别强调“教师没有准备好”是发展网络教育的瓶颈,这其中包括:1.教师心里对网络教育的抵制;2.缺乏相关的激励因素;3.教师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巧不能很好地应对网络教育;4.学校财政,技术,与人力支持不够;5.文化与教学理念的冲突;6.网络课程设计培训的缺乏。

现有的问题可归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外部投入和支持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归结为因网络课程设计和评价不完善引起的问题。前者有待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领导者们的特别关注,

而后一个问题需要广大网络教育实践者们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如何改善网络课程设计和评价,从而使得网络教育的发展能扬长避短,是关系到网络教育这一教育创新形式能否更好地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们接受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从网络课程的内容安排、师生角色的定位、以及网络课程中关键问题——“互动”的设计出发,谈谈网络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重要细节问题,以期为推进网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师生们能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来学习提供微薄之见。

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笔者在美国得克萨斯农业与工程大学(TexasA&MUniversity)农业教育系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是远程教育。期间先后选了5门基于WebCT平台的网络课程(成人教育原理、远程教育的高级方法、教育评价、远程教育中的技术应用、远程网络的培训和发展、统计学),其中前四门课是纯粹的网络形式授课,即除了必要的小组讨论外,师生的所有教学内容(讲解、交流、考评等)都通过网络传递,最后一门“统计学”因内容的缘故,老师安排了课堂演示和网络传输并行的方式,即老师每周在指定的教师讲解内容,并将其讲演现场录成录像,上传至网上,学生可以选择去教室、或上网、或两者结合的方式听课,每次的练习题、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是在线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该课有好几位学生来自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以外的州,还有一位日本学生在日本“听”课,真正体现了远程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在该校,网络课程集中由学校的远程教育中心管理。教师和学生通过各自的专用密码来登陆和使用其中的教和学的功能。在笔者所选的网络课程中,课程的大致内容结构比较相似,但课程安排也有差别,除了因教学内容引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的差别外,“互动”上的差别比较明显,它直接反映了教师课程设计中蕴涵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效果,即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对知识的吸收效果。下面就从网络课程基本结构、网络教育中的师生角色、和网络课程中的互动实现三方面列举笔者体验到的好的网络课程的一些重要细节。

二、网络课程基本结构

网络课程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内容:

1.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以word文档的形式介绍课程概况和教学大纲,从该文档中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以下有该课程的信息:(1)教师联系方式(电话、电子邮件、个人网站);(2)课程描述(简介);(3)课程目标;(4)课程所需的软件及可获得帮助的途径;(5)推荐教科书及其他参考书;(6)课内外作业、活动表(包括作业和活动的具体内容、完成时间及其所占成绩比例);(7)对每一项作业、活动的要求(作业内容来源、书写格式、参考文献要求、以及引用规范问题等);和(8)大学里有关版权和剽窃的规定、对残疾学生提供照顾的规定。

2.课程适应(course orientation)

“课程适应”部分主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师和其他辅助人员的学术背景、学生对该课程的期望、有关在线递交作业和在线考试的详细信息、课程所需的在线阅读工具(如adobereader5.0)的下载链接、本校园网络教育机构的网站和学生可以找到技术帮助的校园支持资源(网站、具体的教授和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如办公室、电话、电子邮件等)。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 高文 教学设计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1.1 互动教学—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学习方式 作者:wutao [xz2zg@21cn.com]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学习方式。 互动教学就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而构建的一种在线式(Online)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个人需求和特点的实时互动的课程。互动教学的课程设计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及时反馈,其形式为虚拟学习社区,即教师、学生 通过网络集合欲同一\虚拟教室\,借助软件技术完成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互动课堂将语音、视频、幻灯片、白板、问答等教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