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陕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张萌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了陕南发展自然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构建陕南生态旅游的对策:整合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区域大品牌;建设陕南地区产业集群,加快旅游业升级;加快人才培养,促进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专业化进程。 【关键词】 陕南;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制约因素;解决思路
在越来越多人渴望走进大自然的今天,生态旅游以其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独特之处在旅游市场上倍受青睐。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生态景观的陕南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在生态旅游市场上脱颖而出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整合陕南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其优势、现状和机遇并提出新的规划发展思路对于陕南实现突破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陕南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1、陕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地理资源。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形成的地槽型褶皱断层秦巴山地;有石灰岩、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岩石类型;有花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中喀斯特地貌特别发育,形成许多如石芽、溶斗、天生桥、石钟乳、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1]陕南丰富的地文资源为旅游者提供了大量可观赏景点,诸如柞水溶洞、广元市川洞庵天坑等景区。
(2)水文资源。陕南水资源十分丰富,就统计数据而言,陕南水资源总量为314.5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0.7%。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8倍、全省的2.43倍,汉中、安康地处汉水流域,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2]丰富的水文条件造就了陕南独特的溪流、湖、潭、瀑布等水态奇观,使得有 “小江南”之称的陕南更显灵动。
(3)生物资源。素有“天然动物园”,“生态植物园”之称的陕南的深山密林里,红腹鸡、黑鹳等珍稀动物,斑羚、野猪、黑熊、林麝、小麂、刺猬、云豹、豺等数不清的哺乳动物均藏匿其中,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陕南森林资源丰富,据2005年数据,陕南三市森林平均覆盖率达56%,岚皋、宁陕等县森林覆盖甚至高达85%以上,此外陕南还有杜仲、星叶草、独叶草、山白树、翅果油树等极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的名贵植物。
2、陕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