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2:16:0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

传统靠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液位等信号的测压﹑力控系统,外围电路比较复杂,测量精度较低,分辨力不高,需进行温度校准(非线性校准、温度补偿、传感器标定等);且它们的体积较大、使用不够方便,更重要的是参数的设定需要有其它仪表的参与,外界设备多,成本高,因而越来越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在对多类型、多通道信号同时进行检测和控制中,传统的测控系统能力有限。如何将计算机与各种设施、设备结合,简化人工操作并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温度检测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采集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标志了自动控制领域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一员。它实用性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使人们相信这是科技进步的成果。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处理能强、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应用在温度测量与控制方面,控制简单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较高。 1.1.2 LABVIEW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早期,计算机接口变得越来越精细,软件设计的虚拟器界面也越来越友好,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开发了G语言,这些为功能强大的专业虚拟仪器软件的出现提供了必要基础。不久,NI为基于计算机的测量和自动化开发出了LABVIEW软件包。

LABVIEW的功能不断丰富和强大。LABVIEW用来进来数据采集和控制、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使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充分利用PC的功能,快速简便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断充实,LABVIEW成为丰富、强大的实用工具软件包,内部配有GPIB、VXI、串口和插入式DAQ板的库函数以及全球几百家厂商的仪器驱动程序。围绕这些核心软件还陆续开发出多种附件。

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将虚拟仪器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通讯、生物医学、地球物理、电子、机械等各个领域,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国内对于虚拟仪器的研究与工程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在产品性能测试、设备故障诊断、生产过程控制中得到普遍应用。

5

1.2本文研究的意义

生活的需要,方便了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质量。外围电路比较简单杂,测量精度较高,分辨力高,使用方便。温度检测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次设计正是为了完成温度采集而设计的,但限于学生在学校的条件,此次设计使用了单片机作为下位端向上位端传温度数据,实现了时时模拟采集温度数据,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3组织结构

本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为概述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背景、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四通道温度采集系统的相关知识。第三章是对本文的总结以及对将来工作的展望。第四章介绍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

6

第二章 基于labview的温度采集系统

2.1程序前面板的介绍以及运行情况

温度采集是所有测试测量的首要工作,试验测试通过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端模拟产生温度数据,数据由单片机控制发送传输,由上位机端接收数据并作一定的处理,显示在四个波形图标中。下面介绍一下此程序:

图2-1

前面板如图2-1

2.1.1 系统控制

系统控制包括:程序运行允许开关按钮、单片机发送数据控制端、清除读取缓冲区按钮、温度上下限设置。

a)停止/允许开关控制整个程序的运行

b)发送字符串按钮控制单片机是否发送数据,T表示发送数据 c)清除按钮手动控制是否清除读取缓冲区

d)温度上下限设置可以对温度上下限进行设置(如图2-2)

7

图2-2

2.1.2 显示部分

显示部分包括:读取缓冲区、四通道波形图表、当前温度值。 a)读取缓冲区显示有单片机发来的数据

图2-3

b)四个波形图标用来分别显示四个通道的及时温度数据,并有报警装置,报警时指示灯红白闪烁,横坐标为绝对时间,纵坐标为温度值。 c)当前温度反应的是实时温度,并有报警控件如图2-4

图2-4

8

搜索更多关于: 温度采集系统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背景 传统靠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液位等信号的测压﹑力控系统,外围电路比较复杂,测量精度较低,分辨力不高,需进行温度校准(非线性校准、温度补偿、传感器标定等);且它们的体积较大、使用不够方便,更重要的是参数的设定需要有其它仪表的参与,外界设备多,成本高,因而越来越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在对多类型、多通道信号同时进行检测和控制中,传统的测控系统能力有限。如何将计算机与各种设施、设备结合,简化人工操作并实现自动控制,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温度检测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采集系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