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 - - - - - 制作标本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72÷9=8 课题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材第83~86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型 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
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过程
练习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说一说,你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口诀。 2、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口诀及算式的意义。 3、自主练习第4题:我说你写。
提出要求,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同桌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交换角色做一做。
4、自主练习第5题:连一连。
激趣:你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你能结合这个故事说说这道题怎么做吗? 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明确题意:找出得数是8的算式,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自主练习第6题:看算式,讲数学故事。 以题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明白怎样讲故事。
学生独立想一想,先在小组内讲一讲,然后全班派代表讲故事。 6、自主练习第7题:看图列式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提出的三个问题,集体订正,交流口诀和算式的意义。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7、自主练习第8题,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自主练习第9题:看图写算式。
学生根据每幅图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交流算式表示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9、自主练习第10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思考过程。 10、自主练习第11题:看图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11、自主练习第12题:小猴分水果。
(1)引导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集体订正。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2、自主练习第13题:做包子。
(1)引导看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题
倍的认识
新授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型
教材第87~89页的内容。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重点 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
理解倍数与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喜欢到海边捡拾贝壳吗?下面我们一起到海边去看一看,好吗? 观察情境图,说出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关问题: 李飞拾得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林杰拾得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合作探究、鼓励创新。 1、建立倍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建立倍的概念。用学具来摆出李小飞和王一丁拾的贝壳数,第一行摆3个方块(小棒),第二行的小方块(小棒)不要一个一个地摆,要以第一行的根数为标准,3个3个地摆,要明确李小飞的贝壳数是2个3只。在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王一丁拾的贝壳数是一份,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有2份,就可以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2倍。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只,就可以说成6是3的2倍。在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如果第二行摆4个3只,如果摆5个3只??那么可能说李小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一丁的几倍?可以再让学生摆摆学具,然后再说一说。 (2)练习:在第一行摆4根小棒,在第二行摆12根小棒,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几倍?或者苹果有3个,桃子有9个,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解决问题。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活动后交流: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和讨论交流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把要求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数学问题,联系除法
的含义,来确定解决方法。即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个里面有几个4个,8就是4的几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的操作过程,结合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知道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2)绿点例题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还要借助学具来摆一摆,借助操作活动,看出18是6的3倍;有的学生则可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将求18是6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8里面有几个6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列出算式。 三、自主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圈一圈,再根据操作结果填一填,帮助学生理解算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6÷3=2
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课题
与倍有关的除法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材第87~89页的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倍
1、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有关倍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数一数,填一填。
(1)学生完成题目提出的前两个问题,指名交流算式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3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怎样列式计算?
请学生说算式的意义和计算过程。 3、自主练习第4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用到的口诀。 4、自主练习第5题:看图写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还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吗? 2×4=8 4×2=8 8÷4=2 8÷2=4
让学生说一说这四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5、自主练习第6题:投球游戏。
(1)创设情景:有四名同学进行了一场投球比赛,这是他们的成绩单,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完成第一个问题,列式解答。 16÷2=8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全班交流。
张力伟投进球的个数是没投进的几倍? 王军投进球的个数是没投进的几倍? 他们每人投多少个球?
王红投进球的个数是范明的几倍? ??
6、自主练习第7题:用“32÷4”讲一个数学故事。
教师先示范讲一两个,然后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一讲,最后全班交流部分数学故事。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收获:
我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了。
我会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了。 我会解决有关倍数的实际问题了。 ?? 课题
与倍有关的除法
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相关链接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景理解连乘、连除算式的意义。 3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 学会计算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学生背一背表内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3、引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那么乘除法有没有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第一幅图,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看图交流信息和问题。
2、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几种方法?你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