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25:35

误;土壤缺氮不会直接影响植物体内脱氧核糖的合成,⑧错误。 6.【答案】D

【解析】A、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肽链中共有氨基6个,其中有5个应位于R基上,所以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5个R基上的N原子数=88+5=93个,A错误;B、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R基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中间的4个(分别位于第3、25、56、78位)每个肽键断裂后都形成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最后一个(位于第88位)不影响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所以因此形成的几个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4个,B错误;C、由于该肽链含有5个甲硫氨酸,在中间的4个(分别位于第3、25、56、78位)每水解掉一个就少2个肽键,而最后一个(位于第88位)仅少一个肽键,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2×4+1=9个,C错误;D、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R基中没有游离的羧基,若去掉该多肽中间的每个甲硫氨酸(分别位于第3、25、56、78位),断裂每个甲硫氨酸两侧的肽键共消耗2分子而增加2个氧原子,而去掉末端的甲硫氨酸(第88位)只断裂一个肽键消耗1分子水而增加1个氧原子,所以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目的减少数=5个甲硫氨酸分子中的氧原子数+断裂5个甲硫氨酸共消耗的水分子数=5×2-(4×2+1)=1个,D正确。 7.【答案】C

【解析】A、若m是腺嘌呤,b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此时a为核糖)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此时a是脱氧核糖),A正确;B、若m为尿嘧啶,则b一定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正确;C、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错误;D、若a为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RNA,RNA可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D正确。 8.【答案】C

【解析】A、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故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A正确;B、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B正确;C、人的呼吸过程中没有酒精生成,C错误;D、脂肪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若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X代表甘油,D正确。 9.【答案】D

【解析】A、图中①是蛋白质、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蛋白质有关,B正确;C、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

13

CO2是自由扩散的方式,则B侧(膜内)CO2浓度高于A侧(膜外),C正确;D、磷脂分子都是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多数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 10.【答案】C

【解析】A.科学家提取人的红细胞的磷脂分子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A错误;B.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B错误;C.欧文顿用多种物质研究植物细胞的通透性,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加容易通过细胞膜,C正确;D.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标记人、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 11.【答案】A

【解析】A、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能合成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一部分激素等,A正确;B、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错误;C、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错误;D、①是中心体,由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D错误。 12.【答案】C

【解析】①细胞核不是细胞器,①错误;②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器,②错误;③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③正确;④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DNA,④错误;⑤线粒体含少量DNA和RNA,⑤正确。综上所述,只有③和⑤是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即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3.【答案】B

【解析】分析甲图可知,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乳腺细胞,放射性强度最先出现在a,然后出现在b,最后出现在c,由于分泌蛋白首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经翻译过程形成,然后先后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进行加工,因此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析乙曲线可知,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内质网不断“出芽”形成囊泡,因此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不断与内质网上的囊泡融合,然后再“出芽”形成囊泡,因此高尔基体膜面积不变,而细胞膜不断与高尔基体上形成的囊泡融合,因此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说明d是内质网,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B正确。 14.【答案】C

【解析】分析表格:题中提出,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因此三种细胞器中不可能为叶绿体和液泡;细胞器A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和微量核酸,因此确定是线粒体;细胞器C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确定其为核糖体;细胞器B中只有含蛋白质和脂质,因此可能为内质网、高尔

14

基体、溶酶体等。A.由分析可知,细胞A是线粒体,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A错误;B.细胞器B中含蛋白质和脂质,但不含核酸,因此为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如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而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无关,B错误;C.细胞器C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确定其为核糖体,氨基酸脱水缩合时水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正确;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 15.【答案】A

【解析】A、①是核膜,有两层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共有4层磷脂分子层,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B、②是染色质,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但病毒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错误;C、③是核仁,与核糖体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错误;D、④是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核孔,D错误。 16.【答案】B

【解析】A、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B、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原核细胞无核仁,但也能合成蛋白质,C错误;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D错误。 17.【答案】B

【解析】A、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B错误;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D、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为基本骨架,D正确。 18.【答案】D

【解析】A、图甲中,250 mmol?L-1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小于1,说明红细胞失水皱缩了,会影响红细胞的代谢,A错误;B、图乙中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变大后变小,之后表现为吸水,故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保护,细胞体积几乎不变,B错误;C、图乙中,A点植物细胞失水量最多,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高,C错误;D、人红细胞长时间处于300 mmol?L-1NaCl溶液中会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D正确。 19.【答案】D

【解析】A、根据试题分析,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浓度>细胞液浓度,乙浓度=细胞液浓度,丙浓度<细胞液浓度,则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双向移动的,C错误;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细胞渗透失

15

水和渗透吸水造成的,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20.【答案】A

【解析】A、K离子是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从膜外运输到膜内,属于逆浓度运输,符合乙图,A正确;B、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B错误;C、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运输方式属于胞吐,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C错误;D、图甲中Na+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与图乙不符,D正确。 21.【答案】C

【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在无氧环境中,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速率不受影响,A项错误;图丙中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液体中溶质含量相等,吸水力相等,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B项错误;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葡萄糖可顺浓度运输,右侧液体浓度升高,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C项正确;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②,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由于缺少能量,乳酸不能跨膜运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项错误。 22.【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甘油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与能量和载体无关,因此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所以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与浓度差和载体有关,与能量无关,因此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所以B不正确。K+进入丽藻细胞,属于主动运输,与浓度无关,与能量和载体有关,因此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④、⑥,所以C不正确。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与上述图都无关,所以D不正确。 23.【答案】A

【解析】有的酶的本质是RNA,RNA中含有糖类,A正确;酶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生物催化活性,C错误;由于底物的量一定,增加酶的浓度,酶促反应的产物量不发生改变,D错误。

24.【答案】B

【解析】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可以利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C、根据酶的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C错误;D、淀粉在酸性

16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误;土壤缺氮不会直接影响植物体内脱氧核糖的合成,⑧错误。 6.【答案】D 【解析】A、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肽链中共有氨基6个,其中有5个应位于R基上,所以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5个R基上的N原子数=88+5=93个,A错误;B、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R基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中间的4个(分别位于第3、25、56、78位)每个肽键断裂后都形成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最后一个(位于第88位)不影响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所以因此形成的几个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4个,B错误;C、由于该肽链含有5个甲硫氨酸,在中间的4个(分别位于第3、25、56、78位)每水解掉一个就少2个肽键,而最后一个(位于第88位)仅少一个肽键,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