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尔雅选修课 走进《黄帝内经》 课后作业
“比拟、类比、模拟某种事物形象”在中医学中称为()。 A、对立 B、转化 C、互根 D、应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6.7分 5
《黄帝内经》中的“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事物存在在自然界中的所有的表象,一个就是指所谓的“应象”。()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16.7分 6
中医学中的“阴阳”之说其实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正确答案:×
阴阳应象大论(三) 1
人的身体中,浊气在上会产生()。 A、飧泄 B、哀怨之气 C、嗔胀
D、愤怒之感 正确答案: C 2
按照阴阳学说的说法,云是出自于()。 A、地气 B、天气 C、混沌之气 D、阴气
正确答案: B 3
对于人身体来说,清扬之气应该在()。 A、中窍 B、下窍 C、上窍
D、全身上下 正确答案: C 4
冬至达到()的点。 A、热极 B、阳极 C、阴极 D、温极
正确答案: C
5
天和地是混沌之气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 正确答案:√ 6
中医学上很多疾病是阴阳反作的结果。() 正确答案:√ 7
自然界在产生之前就存在阴阳状态。() 正确答案:×
阴阳应象大论(四)已完成 成绩: 70.0分 1
和火相比,水属()。 A、阴 B、阳
C、半阴半阳 D、少阳
正确答案: A 2
身体中“精”的产生要以()为食粮。 A、味 B、形 C、气
D、味和形 正确答案: C 3
五脏的基本功能是()。 A、藏精气 B、藏食物 C、藏虚气 D、藏阴阳 正确答案: A 4
“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出自于()。 A、《六节藏象论》 B、《灵枢》 C、《五脏别论》 D、《素问·经脉别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5
味厚的药物属()。
A、阳 B、阴 C、阴之阳 D、阳之阴 正确答案: B 6
()药物可用作发散药物。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A、B两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7
阳气不足,胃的腐熟能力就会下降,汲取和散布的精气就会减少。()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得分: 10.0分 8
临床用药时常用气比较厚的药物来作为发汗的药物。() 正确答案:× 9
“少火”为正常之火,是身体的正常机能。() 正确答案:√ 10
“壮火”是亢盛之火,表现为阳气过盛,机能亢进,阴液耗损。() 正确答案:√
阴阳应象大论(五) 1
“病,疾加也”是()对“病”的解释。 A、《黄帝内经》 B、《说文解字》 C、《周易》 D、《医林》 正确答案: B 2
《素问·注正发微》的作者为()。 A、黄帝 B、王兵 C、马莳 D、岐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3
“寒伤形,热伤气”的说法源起于()。
A、《周易》 B、《医林》 C、《五脏别论》 D、《黄帝内经》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4
()药物用多了会伤阴经,导致发热等症。 A、辛甘味 B、酸苦味 C、咸味
D、A、B两项 正确答案: A 5
()药物用多了会损阳气,导致胃寒等寒症。 A、辛甘味 B、酸苦味 C、咸味
D、A、B两项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得分: 10.0分 6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会引起功能障碍的是()。 A、虚肿 B、浮肿 C、臃肿 D、漫肿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得分: 10.0分 7
“气伤痛”的临床表现为()。 A、气的拥滞 B、气的逆行 C、气的混乱 D、A、B两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得分: 10.0分 8
阴阳之间有偏盛偏衰之分。() 正确答案:√ 9
古代汉语中,“疾”和“病”意义相同,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 10
一般情况下,浮肿多属本虚,臃肿多为实症。() 正确答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