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德太极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5、生态系统;
6、以及上述自然资源的高价值附属特征,即(自然)视觉景观。
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能仅停留在对视觉景观资源的保护上面,更要加强包括对自然物理资
源、自然物理过程、生物资源、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等资源的保护上面。
第十八条 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一)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
1、整体保护原则: 2、减少干涉原则 3、修复原则 4、合作保护原则
(二)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受保护的地质地貌资源包括地质作用和地质地貌特征。正是地质作用促进了有欣赏价值的地质特征的形成。应制订相应的专项保护规划,系统地指导溶洞保护工作。在科学研究的
指导下,开展对溶洞的长期监测工作。
对洞穴内的自然系统(例如流水冲蚀痕迹、矿物沉积以及动植物群落等),保护溶洞的地质科学特征和地质科学价值。溶洞内的人工设施应明确与天然部分有视觉上的区分,以不
影响溶洞的地质科学价值。 (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制订专项规划,摸清风景区内的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根源,
逐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本地生态系统。 (四)自然音景的保护管理
自然音景是指风景区内所有存在的自然声音,包括由生物引发的和由自然现象引发的声音等,是自然资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之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例如鸟类蛙类和
部分昆虫通过声音来保护领地或求偶。
控制人类活动引起的噪音,包括风景区边界内禁止汽车鸣笛,一般情况下禁止电子扩音设备的使用;通过合作,减少来自风景区外的噪音污染,在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噪音标准。为有效地保护动物,建议太极洞片区逐步实行鞭炮禁放制度。该段过境公路为禁鸣区。洞前
区的所有道路均为禁鸣道路。 (五)自然光景的保护管理
自然光景是洞穴中的昏暗光线是某些物种生存与进化的必要环境;星光和月光可以影响许多物种的活动,如鸟类的导航等。除满足基本的人工照明需求外,今后洞前区不应该设组团置类似如城市的街道灯饰。而只强化组团内的人工照明。夜晚时,仍然呈村落化的状态。
(六)自然化学信息和气味的的保护管理
控制人类活动产生的化学信息和气味对自然化学信息和气味的干扰,包括控制杀虫剂、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制剂的使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等;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化学信息和气味传播通道的破坏和干扰,包括限制设施区域的规模,尽可能保持原生植物的分布等。规划要求,远期在洞前区全部实行电瓶车运输,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和缓冲区内建设有污染的
厂矿企业。
(七)自然视觉景观的管理和保护
自然视觉景观资源的威胁与影响因素是因资源而异的。
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建设有碍观瞻的构筑物,禁止在视力可及的范围内开山炸石,随意
砍伐和破坏植被,逐步采取措施恢复以前的破坏表面,消除不利影响。
(八)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不仅要保护物质类文化资源,对于广德这样历史文化悠久、类型多样的地方,也要保护和发扬非物质类文化。对其进行博物馆收藏,融入旅游产品中。应逐步利用游人中心为阵地,
收集收藏各类文化载体,并充分利用多种创新的手段来表现和传承。
第十九条 太极洞片区保护培育规划
一、风景保护的分类和分区
太极洞片区按风景保护的要求分为四类: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
发展控制区等。其中,前三类属于保育区性质。详见《风景保护分区规划图》。
1、自然景观保护区
自然景观保护区包括溶洞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质范围,即整个石龙山体,西、北、南以相应等高线和道路为界,东至长青岭山坳,面积2.2平方公里。在自然保护区内,配置必要的步行游览和安全防护性设施,控制游人在游人容量范围内,不得安排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2、风景恢复区
风景恢复区分北片和南片两处,共5.0平方公里。
北片的划界依据是地下河的汇水范围和滥采太湖石破坏的范围,划界的目的是恢复地下
河水源地的生态特征,保护溶洞的形成条件。面积3.5平方公里。 南片包括后座山、大狮山、小狮山,面积1.5平方公里。
3、风景游览区
风景游览区包括西片和东片两处,共3.8平方公里。 西片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洞前区和太极文化游览区。 东片面积2.3平方公里,包括三洲山景区和田园风光区。
4、发展控制区
发展控制区包括西片和东片两处,共1.8平方公里。
西片面积1.6平方公里。包括接待区、安置区、游客服务中心、行政中心、交通转换中
心,详见《风景保护分区规划图》。 东片面积0.2平方公里,为保留村庄用地。
二、风景保护的分级和分区
太极洞片区按风景保护的要求分为三级:、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
1、一级保护区范围和保护要求
为了保证溶洞保护的完整性,便于保护机构的设置和保护工作的开展,规划认为,应将整个石龙山体划为一级保护区,西、北、南以相应等高线和道路为界,东至长青岭山坳,详
见《风景保护分区规划图》。面积2.2平方公里。
一级保护区内可以设置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与风景无关的设施,
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2、二级保护区范围和保护要求
规划认为,太极洞片区22平方公里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和三级保护区外,均属于二
级保护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内可以安排少量旅宿设施,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限制机动交通工具
进入本区。
3、三级保护区范围和保护要求
范围:包括接待区、安置区、游客服务中心、行政中心、交通转换中心,以道路和相应
用地边界为界,详见《风景保护分区规划图》。面积2.3平方公里。 保护要求: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并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