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德太极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规划期内:
太极洞片区生态环境所能容纳最佳游人容量为: 180万人次/年。
卢湖片区游人容量宜为:240万人次/年。
第十四条 发展规模
1.游客规模
规划预测,太极洞风景区游客规模为:
(1) 近期:54万人次/年。其中,太极洞片区35万人次/年,卢湖片区18万人次/年。 (2) 远期:103万人次/年。其中,太极洞片区67万人次/年,卢湖片区35万人次/年。
2.留宿床位规模
规划预测,太极洞片区留宿床位规模为:
(1) 近期:561床。 (2) 远期:1216床。 卢湖片区留宿床位规模为: (1) 近期:600―700床。 (2) 远期:1200―1400床。
3.职工人口规模
规划预测,太极洞片区职工人口规模为:
(1) 近期:1280人。 (2) 远期:1780人。 卢湖片区职工人口规模为:
(1) 近期:320人。 (2) 远期:660人。 4.常住人口规模
规划预测,太极洞片区常住人口规模为:
(1) 近期:4500人。 (2) 远期:6860人。 卢湖片区常住人口规模为: (1) 近期:25000人。 (2) 远期:30000人。
第十五条 太极洞片区规划结构和规划布局
(一)规划结构
太极洞片区规划提出如下设想,总体布局分为三个层面:
1、环形风貌区 2、核心洞景区 3、洞前区
环形风貌区和核心洞景区都处于核心保护的地位,以维护生态的完整性和洞中奇观的原生性。规划要求,加强太极洞景区的地质勘察。按地质构造进行新洞景的开启与保护。
(二)规划布局
环形风貌区重在保护,只将三清山区域作为游览区,增加游览步道和各类旅游设施的建
设。
核心洞景区的山顶处应保留现状步道,但应将品质进行提升,撤除洞口以东的商业设施,
提升其它已建设施的品位。
规划将洞前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游赏区、接待服务区和安置区。以三条河为纽带,
联接村落,形成有机联系的组团式布局。
1、游赏区
包括太极文化景区(含入口区、三清真境、太极养生中心、中心区),三洲山景区共三
个景区。
入口景观区位于太极路、南宫路交叉口处,面积约40公顷。
在南宫路和清虚路交口处,设交通转换中心,面积约4公顷。乘坐旅游巴士和不住宿的
游客在此换乘风景区内的电瓶车。小汽车沿清虚路(环路)直接进入宾馆区。 太极养生中心包括游客养生服务区和太极文化科研教育区,面积13公顷。
2、接待服务区
游客服务中心面积9公顷。包含购物、餐饮、娱乐等职能。
行政服务中心区面积11公顷。
宾馆用地面积20公顷。建设多元化的接待区,应包含多种多样的接待形式和建筑形式,既有大多数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中低价位旅馆,也有功能齐全的高价位星级宾馆,;既有团
簇式的建筑形式,也有独栋小木屋。
3、安置区
居住用地面积25公顷。居住用地配套有小学、幼儿园各一所。拆迁安置区的建设可以
参照新农村的建设,但在风貌上要与风景区协调。
规划为保持各种要素的和谐,特别是在风景尺度上的和谐,利用过境公路形成单循环线,将太极洞片区的入口设置在规划片区的南侧。而现在的出入口位置成为出口。通过滞留游客
的时间,延缓洞内瞬时游客容量的压力。 第十六条 卢湖片区规划布局与结构
一、规划分区 (一)分区原则
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 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 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
(二)规划分区
卢湖片区的生态特征比较明显,对景区的规划分区应根据生态的原则,充分的考虑与大景区的协调关系,以及大景区的资源整合的缺陷和不足,利用景源空间的分布、山形和水系
的特征进行规划分区。
把卢湖片区规划分为风景游赏区、生态保育区、接待服务区、居民生活区和农田生态控
制区五类功能区。 1、风景游赏区
以风景保护和风景游赏为主要功能的用地范围,包含较多的景观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景物和景点,对游人开放,供参观游览。加强风景资源保护,严格
控制与风景游览无关的设施建设。
2、生态保育区
以动植物物种保存或保护以及风景、保持和保育为主要功能的用地范围。禁止游客进入,
严禁与保育无关的人为设施建设,加强植被的涵养与培育。
3、接待服务区
以为风景区提供接待、服务、度假、娱乐、购物等为主要功能的用地范围。在景源保护的前提下和环境容量允许的条件下,选择交通、供水、供电较为方便,景观影响较小的地方
设置服务,允许一定强度的开发建设。
(1)旅游镇:风景区的接待服务基地,承担较大强度的接待服务功能区。规划将原卢
村乡中明村(卢村乡镇府所在地)作为接待服务基地。
(2)旅游村:风景区的次接待中心,承担一定强度的接待服务功能。规划将丁冲村、
陈坞村、甘溪村、七里店村4个村设为次接待服务中心。 (3)旅游点:承担较小强度的接待服务功能。
4、居民生活区
以居民居住和居民社会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用地范围,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