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兰花普通品种介绍 - 图文
银边大贡叶姿飘逸,株型优美,叶片光泽度好,银边稳定,耐强光,栽培环境光照足的话,也只是银边变黄边,不容易烧边成黑色。老苗退草慢,很容易养成一大盆。花杆挺拔,花朵数多,舌根处呈淡淡的浅粉色,极为清雅。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气,银边大贡的香气有别于其他素心建兰,那是一种极为冷冽的清香,只要一杆盛开,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是不由分说、霸道地往鼻孔钻。叶拱弧成半圆状,花形优美,花香清幽。 特点:桃腮较淡、内捧红脉几乎无、微拆捧、花出架、花朵转茎到位、肩瓣连成半圆。此品种不喜阳光,太重的阳光会导致叶面泛黄,缺乏欣赏价值和影响叶艺的表现.新芽一般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出土,属于发芽比较晚的建兰.7月底8月初显蕾.8月底9月初开花.如果温度合适,花期会持续到11月初.最多能开三茬花.开花为桃腮素(在舌瓣根部两侧有很淡的粉色桃腮),个人认为更为此花增添了几分娇媚.花的外三瓣也带有明显的覆轮. 建兰金荷
金荷,四季兰荷瓣铭品,1990年台湾基隆选出。叶质宽厚,有如小墨,叶色深绿,叶型中垂,中矮叶,叶尾浑圆。花的三瓣短圆,蚌壳捧,大圆舌,花出架。 建兰龙岩素
【叶型】:半立叶,叶长30至45厘米,叶宽1.5厘米至2.
5厘米,光泽油亮,叶形幽雅好看。
【香型】:甜型清香 【花季】:七至九月 【产地】:福建省龙岩市
2 简述
——龙岩素为古今素心建兰流传最广的名种,因产地福建龙岩而名。几乎是凡有养兰的,都种过龙岩素。它的品类繁多,据清代广东著名兰艺家区金策先生在其《岭海兰言》一书中记载,龙岩素分为:矮脚(普通龙岩素)、大叶(也叫阔叶龙岩素)、陈家(即十六罗汉)、蔡家(即龙岩十八开)、周家(即小叶龙岩素)、硬剑(也叫立叶龙岩素)、软剑(即十三太保)、扭剑(也叫扭叶龙岩素)、小花和碧玉杆等。
3 变迁
随着时代的推移,战乱的洗劫,兰主的更迭,不是失传,就是不知其名还有因生态条件的变化,龙岩素也随着变化。因此大多数不知其原名。本人认为:龙岩十八开与蔡家龙岩素相近;十六罗汉与陈家龙岩素相似;十三太保与软剑龙岩素相似;阔叶龙岩素与大叶龙岩素相似;细叶龙岩素与周家龙岩素相似;扭叶龙岩素与纽剑龙岩素相似;小花龙岩素则可能为原品。也有人说,立外龙岩素即碧玉杆。
4 品貌编辑本段
龙岩素花莲出架,通常莛花5~7朵,有的可多达10余朵之多;花瓣较闭,略似蕙兰中的荷瓣宽;花姿优雅;花色乳黄或白泛绿晕,瓣端绿晕更浓些,唇瓣洁白无瑕,微后卷;属小落肩花形。
5 鉴赏编辑本段
龙岩素属素心建兰的一种,其植株体态异常优雅,叶色翠绿油光,叶姿疏密有致,骨骼俊秀,临风摇曳,婀娜多姿。有曰:“观花一日,观叶经年”,所以兰叶也是构成兰花整体美和意境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张羽就曾有“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的诗句来赞美兰叶的姿态美。其植株体态异常优雅,叶色翠绿油光,叶姿疏密有致,骨骼俊秀,临风摇曳,婀娜多姿。 其花葶直立,花序有5-7朵,花水仙形荷瓣,唇瓣外卷,花乳白泛绿色,素心无斑点。虽无牡丹那种雍容华贵的仪表。其花香甜,浓而不浊。
其花葶直立,花序有5-7朵,花水仙形荷瓣,唇瓣外卷,花乳白泛绿色,素心无斑点。虽无牡丹那种雍容华贵的仪表,也没有玫瑰娇艳夺目的姿色,但那种端庄挺秀的气质,恍如冰肌玉洁,亭亭玉立的少女,足以令人为止倾倒。有位诗人曾吟曰:“绿壳周身挂绿筋,绿筋透顶细分明,青青霞晕如烟护,确是真传定素心。”表明素心兰确有不寻常的欣赏价值。
其花香甜,浓而不浊,举凡赏兰的人都有“一盆在室,满屋皆香”的体味。这种幽香大多给人一种清纯幽远的感觉。
在素心建兰之中,龙岩素具备了姿、韵、色、香俱全的上品之一,也是国兰中的传统铭品,养兰人无一不养它。只是近年种植的量多了,其价格一直很低。不失为无此品种的兰友之选择。有些新品种兰,一苗达到数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只是以其新奇稀少取价,但其姿、韵、色、香未必能胜过传统国兰铭牌。故为赏兰而养兰的人,不必追求新奇价高的兰,应选些有欣赏价值的而姿、韵、色、香具备者。
6 形态编辑本段
——龙岩素的叶长大概25~55CM、叶长者可达45厘米,叶宽1.5至2.5厘米,叶态弓垂或半弓垂,花莛多能露出叶丛间或高出叶面许多,着花通常为5~7朵,花姿俊俏秀雅,花色乳黄镶绿晕,唇瓣洁白无瑕,略微落肩。
——在龙岩传统品种中,较出名的有龙岩十八开、十六罗汉、十三太保等,这些均因莛花朵数的多少而得名。十八开株型矗立,叶端弓垂,是龙岩素中的最高大品种,在龙岩有条件的民家,多喜欢种上满满的一大瓷缸置于厅堂,每至秋季,十几甚至几十支碧杆素蕊竞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