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框架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 图文
需进行模板支设并浇筑素混凝土坎台,坎台厚度同墙厚。
有构造柱的位置将皮数杆绑扎在构造柱钢筋骨架上,没有构造柱的位置将皮数杆在每层第一块砖砌筑时靠紧墙体并测量好高度后挂线,挂好线后将皮数杆取下并开始砌筑。皮数杆用30*40㎜方木制作,表面刨平,在皮数杆上标明窗台、窗过梁及圈梁底标高等位置。
构造柱的位置见结构图所示,不得随意增加或去除构造柱的数量。 5.2.1.4墙体砌筑要求
目前天气条件下,砌块砌筑前应提前洒水湿润。进入冬季施工后砌块严禁洒水。
砌筑前应预先排砖,因外墙与内墙交接处需设置构造柱,故排砖自构造柱位置开始,与构造柱相邻的砌体应留马牙槎,先退后进,并优先使用整体砌块,槎口错开距离为200㎜,以保证芯柱位置为整孔。不得已须断开砌块时,应使用切割机等工具锯裁整齐,并保护好砌块的棱角,现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195*190*195㎜的开口砖,各种砌块及开口砖大样见下图:
(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墙底部为平整度大于20mm时应使用细石混凝土铺密实,上下皮灰缝应错开1/2搭砌,芯柱部位搭砌必须保证孔洞贯通,非芯柱部位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总长的1/3。尽可能避免形成通缝。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体的每天砌筑高度不应大于2.0米。
(3)墙顶与混凝土楼板(或梁)的连接
填充墙砌体的顶部与框架梁或混凝土楼板需砌筑密实,可采用顶部用实心块斜砌、用实心块平砌砂浆捻实、干硬性混凝土捻实等方法进行,具体要求为:
12
1)砌筑墙顶距离结构梁、板之间的距离为160-210mm时,顶部采用实心块斜砌的方法施工。
2)砌筑墙顶距离结构梁、板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时,顶部采用实心块平砌,用砂浆捻实的方法施工。
3)砌筑墙顶距离结构梁、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时,顶部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捻实或砂浆捻实的方法施工。
4)砌筑墙顶距离结构梁、板之间的距离为小于等于30mm时,顶部采用干硬性砂浆捻实的方法施工。
(4)砌筑芯柱部位的墙体,应采用不封底的通孔小砌块,砌筑时要保证上下孔通畅且不错孔,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侧向流窜。在芯柱部位,每层楼的第一皮块体,应采用开口小砌块或U形小砌块砌出操作孔;如芯柱位置第一皮是整孔砖时,应采用带清扫口的整孔砌块,砌筑时就必须把开口敲掉,便于砌筑后芯柱孔内掉下来的砂浆清理及检查混凝土的密实情况。砌筑时应随时刮去灰缝内凸出的砂浆,直至一个楼层高度。浇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选用细石混凝土,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其塌落度不应小于90mm。
芯柱设置原则:外墙芯柱在门窗洞口两侧通长设置(从底至顶);紧靠结构框架柱的砌体墙亦需通长设置一根芯柱。内墙芯柱需在墙体转角处设置上下贯通芯柱;门窗洞口两侧设置上下贯通芯柱;洞口上设贯通墙体的水平系梁。不贯通的芯柱,内插2根三级直径12的钢筋,上下与梁板锚固的芯柱配筋为4根三级直径12的钢筋,芯柱插筋采用植筋的方法固定,植筋深度不得小于10d,甩出楼面高度600mm。
芯柱设置见下图:
13
浇灌芯柱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1)清除孔洞内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洗。
2)砌筑砂浆强度大于lMPa时,方能浇灌芯柱混凝土。
3)在浇灌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再浇灌混凝土,芯柱内部满灌C20细石混凝土。
4)芯柱宜按层分段、定量浇筑,每砌筑三皮砖浇注一次芯柱混凝土,混凝土注入芯柱后要用小直径振捣棒略加捣实,待3~5分钟多余水分被块体吸收后再进行二次振捣,以保证芯柱灌实。 (5)水平系梁的设置(窗台、门洞顶) 1)窗台处通长水平系梁的设置
本工程中外墙窗台设置,需采用U形过梁块,内配钢筋骨架做为窗台处通长水平系梁,水平系梁内配筋采用3根直径12mm的三级钢筋做为主筋,箍筋采用直径6mm一级钢筋制作,箍筋间距200mm,水平系梁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进行浇筑。见下示意图:
2)门洞顶部处过梁的设置
14
本工程中卫生间内墙门洞顶部需设置过梁,过梁需通长墙体设置,过梁采用U形过梁块,内配钢筋骨架做为过梁,过梁内配筋采用4根直径12mm的三级钢筋做为主筋,箍筋采用直径6mm一级钢筋制作,箍筋间距200mm,过梁梁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进行浇筑。见下示意图:
(6)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设置原则:因外墙与内墙砌体材料不同,造成两种砌块砌筑模数不一样,为保证砌筑墙体的整体性,故需在外墙与内墙交接处需设置构造柱。构造柱设置示意图见下图: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