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设计色彩总结 - 图文
1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 学时数:48
教学对象: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设计色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学习设计色彩 教学内容:
一、问题导入,设计色彩是从基础转向设计的过渡,同学们从艺术与设计中体会结合点。专业设计中所需要接触到的基础问题再这里都应该受到训练。 二、设计色彩的基本理论 1.色彩的形成 2.色彩原理
3.设计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4.设计色彩与专业色彩 5.设计色彩分析
第一章 设计色彩基础知识
学习目的
通过对色彩光学原理的分析,了解色彩的形成、色彩知觉原理,是色彩设计学习所依据的基本条件。
理解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原理,准备把握各色彩要素的定义和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色彩三要素,为科学任何运用色彩技术奠定基础。
光与色的现象与原理
2
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会产生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的七色光谱色,作为一种连续性的色,各色之间是互相融和渐变的,其中靛没有色光位置,故一般省略为六色,把这六色按顺序围成环状,便成为色相环。
英国科学家牛顿的试验,论证了光与色的关系。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产生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所产生的色带叫光谱色,由于光波不同,折射角度不同,会带来色彩差异,因此我们就以光谱色来判断和确定色彩。
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眼球内侧的网膜那里产生刺激,这个刺激通过视神经传达到支配视觉的大脑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的感觉。
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视知觉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色是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1、进入人眼中的颜色种类越多,光波数量就越多,明度就越大,所以色光混色是「加色混色」。
2、颜料能具有颜色的原因是,它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所以混合的颜料越多,被反射出来的光就越少,从而明度降低,所以颜料混色是「减色混色」。 3、想象一下,在白色墙底的小黑屋中,用红、蓝、绿三色的手电筒照射墙面,中间的区域是三色混合的结果,为白色。验证了色光混色的加色特性。 4、再想象一下,白色的画纸上,涂油红、黄、蓝三中颜色,中间的区域是三色混合的结果,为黑色。验证了颜料混色的减色特性。
3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是指色彩本来的相貌,亦是色彩的名称。例如大红、普蓝、 柠檬黄等,是色彩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明显标准,在光学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的长短产生的。 明度:
也称色阶,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色相环中,黄颜色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颜色属于中间明度。同一色相颜色也有不同明度,例如淡黄、中黄、深黄等有不同明度值。 纯度:
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又称饱和度,以三原色纯度最高,而接近黑白灰的色为低纯度色。其纯度的高低取决于它含有中性色黑白灰总量的多少。
明度色阶表位于色立体的中心位置,成为色立体的垂直中轴,分别以白色和黑色为最高明度和最低明度的极点,在黑白之间依秩序划分出从亮到暗的过渡色阶,每一色阶表示一个明度等级。
纯度色阶表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构成直角关系,每一色相都有自己的纯度色阶表,表示该色相的纯度变化。
以该色最饱和色为一极端,向中心轴靠近,含灰量不断加大,纯度逐渐降低,到达另一个极端。即明度色阶上的灰色。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