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歌曲曲式 乐段的类型13
《红星照我去战斗》:abcdefg,并列的七个乐句,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那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 党的教导记心头,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万里江山披锦绣
《大刀进行曲》(庞43):九个乐句构成的一部曲式,前后两句形成呼、应关系。 二、主题材料方面:
乐段中各个乐句的开始部分或整个乐句的大部分,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音乐材料,称为平行乐段或重复性乐段。 各乐句使用不同的材料,叫对比性乐段。 同学分析:
如《一心向着毛主席》(庞41)(山西民歌),这是一首两句体乐段的歌曲,分上下两句。两句材料基本相同,叫平行式乐段。
如《绣荷包》山西民歌(冯148),两句式的单乐段结构,材料不同,对比式乐段。
分析《牧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两乐句乐段,往往形成这种结构,三句以上可能出现平行和对比并存的混合乐段。如四句的:起承转合关系。
三、调性方面:
乐段始终在一个调性中发展,叫单一调性乐段或守调乐段。《我的祖国》《太湖美》第一段、《牧羊姑娘》《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绝大多数歌曲为单一调性乐段。
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三个乐句 中国中国 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 昆仑巍峨。 共产党领导的崭新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乐段中间发生调性转变,或在另外一个调性上结束,或中间转调,最后返回原调,叫转调乐段。 如《牧歌》
《我的祖国》第二乐段。 四、终止方面:
乐段以完满终止结束的,叫收拢性乐段。(提问终止的类型有那些?完全终止和不完全终止两类,)
如绝大多数单乐段歌曲。两句的《牧歌》、《绣荷包》山西民歌、《嘎达梅林》;三句的《康定情歌》四川民歌;四句的《送别》《二月里来》《南泥湾》、湖南《浏阳河》、江苏《茉莉花》等。
乐段的完满性,大小调体系的歌曲除了和声上的原位属和声到主和声外(大小调体为功能关系,民歌为色彩关系,民歌可以忽视这种关系), 无论那种歌曲,在旋律上的主要表现为:结束音为调式主音,主音的时值长、位置强,以突出其稳定性和结束感。
乐段以半终止或不完满终止结束的,称为开放乐段。这些半终止以及全终止的不完满性,除了和声进行的规则之外,在歌曲的旋律上的主要表现为:乐段的结束音不是调式主音、而是其他音,如五音、三音甚至是导音等。
以上我学习了乐段的不同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具有不同的分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创作过程中加以理解掌握。下面我们学习乐段的扩展和紧缩
五、乐段的扩展和紧缩:所谓乐段的扩展和紧缩是指在较为典型的乐段结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的需要和感情表达的要求,使乐段的结构规模加长或紧缩,使之成为较为复杂化的乐段结构。
这种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乐段内部结构的扩展和紧缩,如两句体乐段的结构原本8(44)小节或4小节(22),因为需要而引起的乐段小节数的增多或减少;一种是典型乐段结构的外部扩充,如二句扩三句,四句扩五句等。 同学分析并标出结构图示:
如《边区十唱》又名《军民大生产》(朱87),这是一首乐段结构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四句为两小节一句,第三句因为衬词的加入扩展为三小节乐句,使得原本方整的乐段结构复杂化。 《浏阳河》湖南民歌,四句单乐段结构,前三句均为4小节句幅,第四句运用衬词扩展为5小节。
河北《放风筝》(冯152),三乐句单乐段结构,第一二乐句为一对上、下句,第一句运用衬词扩大句幅,第二句唱两句歌词节奏压缩,形成
与第一小节相同的句幅(8小节),第三句使用了第二句的一部分材料,压缩为6小节的乐句。
《茉莉花》江苏民歌,四乐句单乐段结构。前两句方整(均4小节),第三句紧缩(三小节),第四句(三小节)。
《乌苏里船歌》:音乐主体部分是乐段结构,前四句已经构成了典型的方整性乐段结构,但是为了感情的抒发,又用衬词作了一个补充性的乐句,使之成为五句体乐段,这就是典型乐段的外部扩充。 《学习雷锋好榜样》(同学分析):是在四句歌词的基础上,重复了第四句歌词,补充了第五个乐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