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上城区一模试卷科学试题物理部分(Word版,含解析)

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上城区一模试卷科学试题物理部分(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7:07:44

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上城区一模科学

试卷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5.小李同学和爸爸在酒店吃饭时,点了一款神奇的甜品,周围冒着白气,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 干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B错误; (2)水的沸腾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干冰升华吸热,水放热,不能沸腾,故C错误;

(3)碗里的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造成水面翻腾,看起来像是在“沸腾”,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如图为主攻手朱婷扣球时的实际情景照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地面对她做功 C.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手对球做功 D.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只有重力做功

【分析】物理学中的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A、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故A正确;

B、朱婷在起跳后上升的过程中,有距离无力,地面对她不做功.故B错误;

C、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球具有惯性,球离开朱婷的手后不再受到人的动力,手对球不做功.故C错误;

D、球离开朱婷的手后继续往前飞行,除重力做功外,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还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1

14.体感平衡车是现在青少年很喜欢的一项运动。它靠传感器控制平衡,使 用者把脚放在踏板上,身体轻轻向前倾斜就能前进,向后倾斜时会逐渐 停止,向左向右倾斜身体时转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身体向前倾斜时,以平衡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当身体向后倾斜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当车匀速运动时,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车右转时,人对车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

A.当平衡车匀速运动时,人和平衡车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

B.当身体向后倾斜时,平衡车会逐渐停止,则人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

C.当车左转时,人受到的重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当车右转时,人对车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地面对车的支持力等于人与车的重力之和,所以,人对车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判断以及二力平衡的辨别,要注意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5.小李在测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若电源电压不变,R1 为待测电阻,开关 S 闭合后, 滑片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小,两电表示数之比不变 B.电压表示数变大,两电表示数之比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大,两电表示数之比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两电表示数之比变小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待测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的阻值可知两电表示数之比的变化.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待测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D错误;

因待测电阻R1的阻值不变,所以,由R=U/I可知,两电表示数之比不变,故B正确、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不测带电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2

17.POS 机消费为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内藏的检测头由铁芯 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构成。磁卡是磁性材料制成的。记录时, 磁卡的磁性面按一定方向移动,和通电的检测头的磁性面接 触,使磁卡磁化;读取时,磁卡通过检测头再次把磁信号转 化回电信号。但磁卡和磁性物质放在一起,很容易消磁。关 于磁卡和检测头工作原理图及对应说法错.误.的是

理,如图甲 乙

丁 A.检测头通电工作原理是电生磁原B.检测头记录信息是磁化原理,如图乙 C.检测头读取信息是电磁感应原理,如图丙 D.磁卡和磁性物质放在一起是消磁原理,如图丁 【分析】(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POS刷卡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

A、记录时,磁卡的磁性面按一定方向移动,和通电的检测头的磁性面接触,使磁卡磁化,是电生磁原理,图甲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A正确;

B、磁卡的磁性面按一定方向移动,和通电的检测头的磁性面接触,使磁卡磁化,图乙是磁铁将铁钉磁化后相互吸引,故B正确;

C、读取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磁卡通过检测头再次把磁信号转化回电信号,这属于电磁感应现象.图丙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故C正确;

D、磁卡和磁性物质放在一起是消磁原理,而图丁是磁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电和磁基本知识的应用,理解和熟记课本中的几个原理图是解题的关键.

18.水平面上叠放着 A,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 F1 和 F2 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 v 一 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 F1=10 N,F2=6 N,那么物体 A、B 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 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 对 B 的摩擦力为 10 N,向右 B.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 N,向左 C.A 受到摩擦力为 4 N,向左 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 6 N,向左 【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首先分析A的受力情况,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

3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B相对于地面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分析B的受力情况,求出B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N=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N,方向向右,故B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把A和B两个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判断,是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25.(4 分)蹦床运动被喻为“空中芭蕾”。运动员从高点静止下落至再次 回到高点,会经历几个过程:①高点下落至接触床面 ②接触床面到 下落至最低点 ③最低点反弹至离开床面 ④离开床面至再次回到高点。 若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 ▲ (选填“守恒” 或“不守恒”)。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动能最大落在 ▲ 过程中的 某一位置(选填序号)。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解答】解:①运动员从高点下落至接触床面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加,高度下降,因此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刚接触床面时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

②运动员从接触床面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绷床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③运动员从最低点反弹至离开床面的过程中,绷床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④运动员离开床面至再次回到高点过程中,高度增加,速度减小,所以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因为不计空气阻力,在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守恒;①.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及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

26.(6 分)将二块完全相同的冰分别放入盛有水的两个容器中, 如图甲是冰块与容器底部有接触且有挤压的情景;如图乙是 冰块系上轻质绳子,绳子绷紧的情景。

(1)图甲中,当冰块慢慢熔化变小,并开始浮于水面上时,

4

液面比刚开始要 ▲ (选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甲 乙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7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上城区一模科学试卷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5.小李同学和爸爸在酒店吃饭时,点了一款神奇的甜品,周围冒着白气,询问后得知,原来是下面盛水的碗里加了 干冰。拿去上面的碗,看到下面碗里的液体“沸腾”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的现象 B.甜品周围的白气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使碗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从水中冒出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1)甜品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