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9:11:02

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千古二句起笔高迈,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极致。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现。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可至今犹唱的《后庭》遗曲不也是对今人的一种警醒吗?

这首词境界雄浑、阔大,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蕴藉深沉。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词的最后两句写了词人独自前村赏梅的情景。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

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年老的词人淡薄了红旗铁马的征战生活”赏析有误。“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两句,根据注释,意思应为带着仪仗,骑着马,在马蹄声中赏灯的兴趣因为年老而变淡。故选C项。 2.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分析诗句作用。本题要求分析词的最后两句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对表达情感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词的最后两句“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内容上,写了词人独自前村赏梅的情景。结构上,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表达情感上,突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整体上,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看看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考生对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要理解,并能结合句子分析判断出来。然后结合题干中的内容具体分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

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

1.“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不正确,词中最后三句,用侯嬴典故, 以侯嬴自比,说自己已经老迈,用老泪无多、如铅自泻的情形表达内心的无比悲愤,并不是表达对侯嬴的同情。

2.上片,“席帽”是藤席编织的帽子,“聊萧”,破旧的样子,“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样子;信陵君祠一片荒凉破落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心情的沉重。下片,先写“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意思是我即使不如毛公与薛公那样能为信陵君排忧解难, 相信信陵君待我也绝不会在好客的平原君和孟尝君之下的,然后又以侯嬴自比,反映出作者对自己的才华很自负,也反映出作者希望能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表达出怀才不遇之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①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②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③希望入梦,梦中寻找,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 解析: 1.D项没有视觉 2. 赏析: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绪之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应首句的“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上片用“平岸小桥”“萦花草”来烘托春光烂漫,尽写隐居之所的美好环境。山水环抱,花草柔美,茅屋玲珑,环境清幽。下片由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年事已高,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田园生活的爱恋。

解析: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B项,“暗示了词人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错,“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在“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

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题,首先应分析上片写了哪些景, 如“平岸小桥”“萦花草”“茅屋”“春风”;再分析景物特点,环境清幽,自然凸显作者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下片叙事,可通过“闻语鸟”“欹眠似听”“忽忆故人”“贪梦”“忘了”来分析,再结合注释“二次罢相后隐居金陵”来分析词人的情感,即一是对官场的厌倦,二是对眼前闲适田园生活的喜爱。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①“自忏飘零”写出了十五年来词人劳苦奔波,怎奈一事无成,而今想来后悔不已,情绪落寞低沉;②“不信\二字,又表达了词人心有不甘、意欲奋发的强烈愿望,情绪顿时昂扬;③然而现实无情,挣扎无功,无奈只能通过拜佛诵经求得心安、解脱,情绪归于平静。 解析:

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C项,\具体描述了他的坎坷经历”错,本词前四句描写的是词人沉思十五年间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气纵横,却屡遭挫折,现实辜负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泪流满面,并没有具体描绘他的坎坷经历。

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题,既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又需要关注下片后三句中的关键字词的内涵和作用。三句话,三个层次,三种情感。“自忏职零\着重在\忏\和“飘零”,结合上片词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可知,此处应该是词人对这种飘零生活的后悔。“不信飘零”,着重在\不信”和 \飘零\情绪一转,此处是词人对这种飘零生活的不甘。\请看床头金字经\再不甘,也想不出特别好的疏解方式,只有通过床头的金字经来消解,体现了词人的一丝无奈。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 C 2. ① 以苍凉的秋景抒写被废黜后的孤独凄凉的心境;②以“浮生只合尊前老”直抒胸臆,表达人生失意和年华老去的悲凉;③想象老友登台思念“我”,折梅寄情,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实写”错误。最后两句是虚写而非实写。“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独”“浮生”“故人”“寄我”分析被废黜后的孤独凄凉的心境、人生失意和年华老去的悲凉、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

情的温暖。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下片抒怀。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千古二句起笔高迈,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极致。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现。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可至今犹唱的《后庭》遗曲不也是对今人的一种警醒吗? 这首词境界雄浑、阔大,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蕴藉深沉。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词的最后两句写了词人独自前村赏梅的情景。与元夕场景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以赏梅象征词人的高雅情怀与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 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