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城市与 城市化 - 图文
2017届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姓名: 2017.01.19
城市与城市化训练题(一)
(2015·山东)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
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1)~(2)题。 1、上图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 A.8:00 B.12:00 C.14:00 D.18:00 2、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3~4题。
3、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4、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区蒸发量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大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5~6题。
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 7、 (2015·新课标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 则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1
2017届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姓名: 2017.01.19
9、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 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 二环与三环之间B. 三环与四环之间 C. 四环与五环之间 D. 五环与六环之间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 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 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 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 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 题。
13.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14.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
(2016?上海卷)上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
15.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
16.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
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 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 (2016?上海卷)(九)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 17.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
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
2
2017届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姓名: 2017.01.19
18.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①员工素质②科学技术③资本投入④客户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考查地域文化及区位影响。
(2016?上海卷)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9.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 20.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图文材料,回答21-22题 2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23题。 23.据图推断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2016?新课标Ⅰ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
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2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2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2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27-29题。
27.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8.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9.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 知识密集型产业
3
2017届高三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姓名: 2017.01.19
(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30.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31、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
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 32、(2016?江苏卷)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 (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4 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