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石市的交通与经济发展
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行列。这些企业的成功和方便的交通是息息相关的。据海关统计,1-4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64682万美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出口完成30488万美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83.7%,增幅全省排名第二,完成全年责任目标的44.2%;进口完成34194万美元,同比增长13.6%,4月份出口9992万美元,创历史当月最高,同比增长153.5%。 据悉,1-5月份,黄石市完成进出口84769万美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出口完成39757万美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90.7%,增幅全省排名第二。进口完成45012万美元,同比增长22.9%,5月份当月出口9269万美元,同比增长117.8%。
第二章:大冶市,成功的典范
随着今年大冶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湖北省又多了一个好消息,大冶市进入全国百强填补了湖北连续七年无缘全国“百强”的空白。 随着武黄城际铁路、大广高速、黄咸高速“三大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大冶市对外交通的大格局已经拉开。
武黄城际铁路是武汉城市圈内一条连接武汉市与黄石市、黄冈市的快速城际铁路。线路起点武昌站,终点是大冶北站,全长97公里,列车设计运行时速为200公里以上。
除武黄城际铁路外,由大庆至广洲的大广高速和黄咸高速在大冶境内路段正在全面施工。大广高速在大冶境内全长37.11公里,途经大冶市36个行政村,设一个服务区和两个互通。黄咸高速在大冶境
内33公里,途经大冶讪三个乡镇,设三处互通,一处管理监控分中心和一处养护工区。 从明年开始,三大工程将相继竣工通车,大冶市交通局局长尹又如说:“大广高速,黄咸高速的建设结束了我们大冶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也是对接我们国家大动脉黄黄高速,京珠高速、杭瑞高速的重要一环,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武黄城际铁路的建设拉近了大冶与武汉的距离,同时也密切了大冶与武汉城市圈之间的联系,总之这些项目全部通车以后,将会带动和加快沿线地方交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们沿线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交通带来的便利,大冶的经济由此带来的腾飞引人注目。 财政总收入:51.76亿元(全省县市最高)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1亿元(全省县市最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5元(全省县市最高)
这样的数据,让大冶市瞬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转型城市的榜样。
第三章:阳新县,腾飞的太阳
一直以来,阳新县在不管在经济上还是交通上都落后与全省水品。但在“十二五”规划中,阳新即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湖北大广南高速公路通车,这意味着阳新县交通的腾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在磁湖、大冶湖之间基本建成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发展目标,而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打通交通要道是关键,建设大冶湖跨湖大桥,连接阳新和黄石两地,能够有效振兴黄石老工业基地经济、加快阳新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所以应尽早
将大冶湖跨湖大桥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并立项批准建设。阳新县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已经好多年。其实,为确保阳新部分乡村能实现两小时进入黄石城区,2012年的《黄石市城乡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已经将开通黄石至阳新的快速通道提上了日程:该道路拟为国家一级公路,由黄金山工业新区穿大冶湖、过筠山,抵达阳新城关,全长38公里。此道路对接规划建设中的月亮湾隧道,由月亮湾隧道进城,阳新至黄石全程不到50公里,只需半小时左右,相当于在阳新城区与黄石城区间拉了一条直线。
在越来越好的机遇面前,刚刚闭幕的阳新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在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等五方面发力,实现县域经济赶超快跑,到2016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跻身全省前20强。2月11日,共和国六十年最受关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排行榜在日本东京揭晓,北京密云县、台湾金门县、湖北阳新县等200个特色示范县榜上有名。
介绍完这么多后,我们可以看出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之大,也希望我的家乡湖北黄石,能够越来越繁荣,真正充当中部崛起的排头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