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强化训练:重点突破专项练(三)(含解析)
KMnO4溶液 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答案 B
解析 A错:刻度以下部分还有盐酸,实际放入锥形瓶内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 mL。B对: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C错:将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应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D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1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2NA B.0.10 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D.若将1 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粒子数为NA
答案 A
解析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1.4 g CH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含有C—H键的数目为0.2NA,A正确;0.10 mol Fe粉高温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方程式是3Fe+4H2O(g)=====Fe3O4+4H2,生成的H2分子数约为0.13NA,B错误;根据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2 mol C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标准状况下,11.2 L CO2
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C错误;氢氧化铁胶体中胶体粒子数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A。
12、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Y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周期数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C.Y的单质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X的单质可从W的简单氢化物中置换出W的单质 答案 D
解析 根据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知W为O;结合Y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周期数的4倍及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Y为Mg;由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则Z为Cl,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X为F。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HCl,A错误;简单离子半径:Cl->O2->F->Mg2+,B错误;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有CO2,而Mg能在CO2中燃烧,C错误;F2能和水发生反应,即2F2+2H2O===4HF+O2,D正确。
13、工业上氟气可作为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氟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氧化法,已知:KF+HF===KHF2,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2)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制备F2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解过程中需不断补充的X是KF C.阴极室与阳极室必须隔开 D.氟氢化钾在氟化氢中可以电离 答案 B
解析 KHF2中的H元素显+1价,钢电极上析出氢气,表明钢电极上发生了+1价氢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钢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即钢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正确;从物料守恒的角度看,逸出氢气和氟气,说明电解过程中减少的是氢和氟两种元素,因此电解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的X是HF,B错误;阳极室生成氟气,阴极室生成氢气,氢气与氟气混合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故必须隔开阴极室和阳极室以防止氟气与氢气的直接接触,C正确;熔融的氟氢化钾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可以导电,可推知氟氢化钾在氟化氢中发生了电离,D正确。
1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lg
c?X2-?c?H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lg c?HX?c?H2X?
A.H2X为二元强酸
c?HX-?
B.当lg=1时,溶液中c(HX-)=c(H2X)
c?H2X?
C.NaHX溶液中c(H+)
解析 根据题意,若H2A为二元强酸,则溶液中不存在H2X和HX
-
c?HX-?
,也就不存在两个对数函数,故H2X为二元弱酸,A错误;lg
c?H2X?
c?HX-?
=1时,=10,推出c(HX-)=10c(H2X),B错误;根据图像,
c?H2X?c?X2-?2-
当lg)=c(HX-=0时,溶液的pH=5.4,溶液呈酸性,即c(Xc?HX?
-
)(为NaHX和Na2X的混合溶液)时呈酸性,则NaHX溶液更应呈酸性,
2-
c?X?
即c(H+)>c(OH-),C错误;当溶液pH=4.6时,lg-=-0.8,c?HX?
即c(HX-)>c(X2-),D正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