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1036kg 【答案】D 【解析】
根据△E=△mc2得:
B. 1018kg C. 1013kg D. 109kg
,故D正确,ABC错误。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B. 总质量
C.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 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种类可能不止一种,故放出光子的频率小于或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A错误;衰变为
钍核
钍核衰变为
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等于衰变后Pa核与粒子的
镤核时,衰变前后有质量亏损,因为有能量释放,B错误;α粒子散
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错误;X射线的频率大于绿光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正确;故选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E.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答案】ACD 【解析】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故选项A正确;康普顿效应表明光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选项B错误;波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C正确;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D正确;布罗意波波长为:波长就越短,故选项E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若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越小
,其中P为微粒的动量,故动量越大,则对应的
C. 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它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学形态影响,说明射线来自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错误;B、由Ekm=hγ-W0可知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若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越大,则这种
金属的逸出功W越小,故B正确;核力属于短程力,只有相近的才有作用力,故C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的速度增加,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
BD。
11.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 B. 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C. 大量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 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即有:
,而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能量
更多,则频率更高,则波长小于656nm.故A错误.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释放的能量:=[-3.4-(-13.6)]×1.6×10-19,则解得,释放光的波长是λ=122nm,则用波长为122nm的光照射,才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故B错误.根据数学组合
,可知一群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故C正确;同理,氢原子的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必须吸收的能量为△E′,与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放出能量相等,因此只能用波长656nm的光照射,才能使得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故D正确. 故选CD. 考点:波尔理论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B. 已知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粒子,释放的能量是C. 铀(变成质子
,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经过多次、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的过程中,有6个中子转
D. 一个处于n=5能级态的氢原子,自发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能辐射10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答案】BC 【解析】
铀核裂变时要用中子轰击铀核才能产生核反应,则选项A错误; 已知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因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那么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质量亏损为2m1+2m2-m3,释放的能量是
,选项B正确;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238-206=4×8,发生
8次α衰变;92=82+2×8-6,发生6次β衰变,β衰变的实质即为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电子,所以有6个中子转变成质子.故C正确;一个处于n=5能级态的氢原子,自发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最多能够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该题考查原子物理学的几个不同的知识点,都是记忆性的知识点,要牢记.这其中,铀235的裂变是人工可控的核反应,该裂变有多种裂变的方式,但是每一种都要有慢中子的参与,这是该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另外选项D中,要注意“一个”与“一群”的差别.
13.布朗运动是生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的物理现象,成为分子动理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小颗粒分子的运动
B. 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不停地无规则互相碰撞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C. 在尽量排除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如振动、液体对流等,布朗运动依然存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