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七上《渔夫的故事》word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字、词以及《一千零一夜》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资料、自读课文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增强学生感悟道理、品味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的情趣 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理解故事情节来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时: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利用早读时间,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1、搜集《一千零一夜》的相关资料 2、自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讲故事 二、课上教读
(一) 课堂导入,激发兴趣(略)
(二)出示要求,检查预习(展示多媒体) 1、学生出示搜集的资料 2、基础知识:
① 字音:规矩、矩形 塞满 阻塞 塞外 撒 撬 弥漫 啰唆 ② 词义: 笑逐颜开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名学生讲故事,引导其他学生思考: 读了《渔夫的故事》你有什麽感受? (三)精读课文,具体研讨
1、教师置疑:渔夫在这打鱼的一天里都做了哪些事情? 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渔夫放出魔鬼 渔夫智斗魔鬼
2、魔鬼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用书中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回答)
教师明确: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口,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齐读并体会魔鬼可怕、凶恶的样子)
3、面对样子凶恶的魔鬼,渔夫畏惧、胆怯了吗?(没有)渔夫不但没有畏惧魔鬼,而且还用自己的才智与魔鬼进行斗争,想一下渔夫是这样智斗魔鬼的? 引导分析三个斗争回合:
(1) 渔夫想知道魔鬼的来历,魔鬼却是狂妄、自大,一心想杀死,并让他选择死的方式。
(2) 渔夫要了解魔鬼的本质,对魔鬼发出质问:“我犯了什么罪?”“你为什么要杀我?”
魔鬼的回答说明了什么?他已经上当了,表现出他的愚蠢 (3) 渔夫用完了他的缓兵之计后,开始设计收服魔鬼 表现渔夫的机智、勇敢 4、 回顾情节,评价人物
渔夫 : 善良、机智、勇敢、智勇双全 魔鬼: 凶恶、狂妄、愚蠢、下流无耻 5、 创设情境,模拟对话
人、鬼之间的斗争可以是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激烈和紧张。你认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唇枪舌战),好下面让我们用我们的声音把这激烈场面展现出来吧!(对话——渔夫、魔鬼) (四)、评述故事、感悟道理
学生交流、讨论、并分组发表意见: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启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得以体现) 四、课后作业
关于这个民间故事,你可能还有很多见解、想法在课上没有表达,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写在周记上。
五、板书设计:
渔夫放出魔鬼 外貌 凶恶
[来历
渔夫智斗魔鬼 语言-[ 本质
[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