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0:30:19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这里的铁、钾、钙是指元素,故选B 2.【答案】D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会分解成原子,D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为同种元素的原子;A选项都属于阳离子是错误的,前者为原子。后者为阳离子;B选项都属于阴离子是错误的,前者为阴离子,后者为原子;C选项是同种元素的微粒是正确的,分别为镁离子和镁原子;D选项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是错误的叙述,二者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答案选C 4.【答案】D

【解析】地壳中的每种元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跟含量没有关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氧气和水中都含氧元素,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故答案应选D。 5.【答案】C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答案选C。 6.【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但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直接构成二氧化硫,即二氧化硫分子。故选D。 7.【答案】C

【解析】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茶中含有特殊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之中的缘故.故答案选择C。 8.【答案】C

【解析】元素为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故选C。 9.【答案】A

【解析】一个氢气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所以答案选A。 10.【答案】C

【解析】元素为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也就是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故①①属于同种元素,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 12.【答案】D

【解析】鱼儿呼吸需要氧气,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凉开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凉开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烧开后,其中溶解的氧气会大量逸出,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氧气或者氧分子。故答案应选D。 13.【答案】D

【解析】已知: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主要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的,因两者中子数不同,则原子的质量不同。故答案应选D。 14.【答案】D

【解析】某气态物质变为液态,其中的微粒本身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改变的是微粒间的间隔。故选D。 15.【答案】B

【解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错误;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B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错误;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D错误。故选B。 16.【答案】(1)Na(2)3F(3)金属

【解析】上图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钠元素的元素符号Na,3 个氟原子表示为3F,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7.【答案】(1)失去,阳; (2)A

【解析】(1)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2)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A粒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故A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8.【答案】钚原子 94

【解析】因为钚属于金属,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其原子核外共有94个电子。 19.【答案】(1)不停地运动(2)慢 反

【解析】由于浓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在A处形成白烟。形成的白烟在A处,离浓盐酸较近,离浓氨水较远,这是因为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比氨气

分子运动速度慢。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要大于一个氨气分子的质量,所以可以说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20.【答案】(2)①液体变为红色 ;①A无明显变化,B烧杯中酚酞变红;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解析】浓氨水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A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能够使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B烧杯中酚酞变红,这一现象从而也证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正是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这里的铁、钾、钙是指元素,故选B 2.【答案】D 【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正确;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B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正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会分解成原子,D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为同种元素的原子;A选项都属于阳离子是错误的,前者为原子。后者为阳离子;B选项都属于阴离子是错误的,前者为阴离子,后者为原子;C选项是同种元素的微粒是正确的,分别为镁离子和镁原子;D选项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是错误的叙述,二者的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答案选C 4.【答案】D 【解析】地壳中的每种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