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最终查重修改1 - 图文

扬州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最终查重修改1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06:09

扬州市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源:电源的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居民在街道之间随意乱拉临时电路,随意乱钉线路开关;有些线路老化,常年得不到维修(见图9、图10)。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9 街区内破旧电线杆 图10 街区内电线电缆

2015年4月27日长生阁的一次大火的起因便是火源电源管理不善,殿内线路老化。 4.街区建筑现状分析

历史街区内建筑层数以一层为主(见图11),多采用砖、砖木和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见图13),其耐火等级多为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差(见图12)。并且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含水量大大低于“全干材”的“气干材”,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着火[2]。

图片来源:扬州市规划局 图片来源:扬州市规划局 图11 建筑层数分析图 图12 建筑材料分析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3 建筑材料

古建筑起火后,就好比架满了干柴的炉膛,大火难以控制,扑救十分困难。同时,四个历史街区内建筑物毗邻,民居以三间二厢的天井式建筑为基本单位纵深递进,古巷彼此相通,一旦起火,毗邻的建筑也会受到影响,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7

扬州市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5.街区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1)供电设施分析

街区内居民增多,随着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导致家庭电器量增多,大功率普及,电力需求迅速增长,街区内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具有极大安全隐患。

同时,部分电线电缆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甚至在屋檐下布线安装,直接接触木结构屋檐,极易产生火灾。电线电缆乱拉乱放,线路密集,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

(2)燃气设施分析

扬州今年来实行管道工程,市区大部分住户开始使用天然气。然而历史街区内住户显然达不到铺设天然气管道的要求,无法安装天然气。所以大部分住户仍然采用液化气、煤炉等,埋下火灾的种子。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4 火炉

(3)消防设施分析

历史街区内多为居民,极少数在家中备有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等,并且路边消防栓的数量也不够多,消防设施不完备。

6.街区人口现状分析 (1)人口密度分析

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共6个社区,涵盖了广陵区东关街街办和汶河街道两个街办。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历史街区内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各个地段的居住人口净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东关街、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所在的个园社区、琼花观社区及古旗亭社区人口净密度为400-500人/公顷;仁丰里所在的旌忠寺社区小于400人/公顷;南河下所在的新仓巷社区为400-500人/公顷,何园社区为500-700人/公顷(见表1)。

表1 历史文化街区各社区人口统计情况 街道名称 社区名称 琼花观社区 个园社区 面积(km2) 0.31 0.3 0.44 0.3 0.3 0.26 户数(户) 3006 3286 5358 3298 1922 2300 人口(人) 8721 8166 13000 8340 4586 6300 东关街道 古旗亭社区 新仓巷社区 何园社区 汶河街道 旌忠寺社区 数据来源:扬州市规划局

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均使用面积减少,由此引发侵占公用面积的现象。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杂物堆砌阻碍消防通道,电器电线成倍增加,都加大了火灾危险系数。

(2)流动人口分析

扬州作为历史名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不仅考验着扬州的旅游承载力,也加大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和

8

扬州市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扑救难度。特别是湾子街和南河下历史街区,旅游势头日益强劲,但是消防设备却显落后。东关街消防设施较为完备,但是旅游高峰期带来的人口仍然给消防带来不小的难题(见图15)。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5 东关街景象

(3)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扬州四个历史街区中,老龄化严重,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量之比分别是:湾子街,约为53%;南河下,约为60%;仁丰里,约为51%。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缺乏资金完善消防设施以及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对于火灾缺乏防范意识,一旦发生了火灾,居民缺乏一定的自救能力。

(四)扑救障碍分析 1.消防设施分析 (1)消防设备

历史文化街区内严重缺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防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没有智能化报警、指示系统。普通家庭很少配备消防设备,比如灭火器等,历史文化街区的家庭配备防火设施的普及率更低。

设备适配性差,消防设备的选配的考虑因素包括火灾的起因(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建筑结构(砖木结构为主)、燃烧物类别、地形等。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的特殊的内部建筑,消防设备必然有所不同于普通的街区,但是目前专门为历史文化街区配备的消防设备极其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灭火的效率。

(2)通道障碍 ①街区道路制约

直接驶入四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共有六条,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密集,周围道路对其分流不力,交通堵塞状况严重。以文昌阁为首的市中心交通负荷最大,除去高峰值段也处于高压阶段。此外,还存在多个拥堵的节点和路段。历史文化街区内主要消防通道有文昌路、盐阜路、淮海路、甘泉路—广陵路、皮市街—徐凝门路、国庆路—渡江路等城市道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巷道中,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宽度4米、高度4米)的占总长度的40%;满足消防摩托通行要求(宽度3米、高度3米)占总长度的48%(见图16)。

9

扬州市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图片来源:扬州市规划局 图16 老城区消防通道现状图

②人为因素制约

随着近几年的私家车数量的增长,停车用地出现短缺,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如此,外围的城市道路与内部步行街停车场数量和面积严重不足,屡屡发生占用消防通道的状况,同时,由于居民的防火意识淡薄,消防通道上乱搭、乱建、乱放的现象也很严重(见图17)。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7 乱搭乱建乱放街区

(3)水源缺乏

①市政管网难以达到灭火要求

火灾灭火时,灭火的关键是供水量和水压,市政管网在提供消防用水的时候,灭火的速度和效率是由官网的管径和管压的大小决定。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时间较早,地下的水管线为DN100mm或者DN150mm的消防下线,造成原有管道管径过细、过水断面太小的问题,导致给水管水量不足,供水量和水压无法满足消防规范中火场最不利水压大于10m的要求。

②消防栓缺失状况严重

历史文化街区共有消防栓246个,现有消防栓损坏或者不能正常使用64个,完好率仅有75.8%,历史文化街区内消防栓仅有50个,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消防栓间距不超过120m的要求。历史街区内消防栓缺失严重(见图18)。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扬州市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源:电源的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居民在街道之间随意乱拉临时电路,随意乱钉线路开关;有些线路老化,常年得不到维修(见图9、图10)。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9 街区内破旧电线杆 图10 街区内电线电缆 2015年4月27日长生阁的一次大火的起因便是火源电源管理不善,殿内线路老化。 4.街区建筑现状分析 历史街区内建筑层数以一层为主(见图11),多采用砖、砖木和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见图13),其耐火等级多为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差(见图12)。并且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含水量大大低于“全干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