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秋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2017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备课
考点知识系列清单
备课说明:
2017年人教版语文变化较大,古诗文分散在现代文之中,个人认为不利于学生集中掌握古诗文,因为学习了一篇文言文,马上又学现代文,学生所学的文言实词、虚词很容易忘记,且先学古诗文,可以让学生先背记。故决定先上古诗文,再上现代文。
一、古诗文部分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 本诗虚实结合描写沧海景物,实写的句子有 (“水何澹澹 ....洪波涌
起”);虚写的句子有 (“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 2、 实写景物中,动态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洪波
涌起?)
3、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襟)
4、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该诗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
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 全诗主旨句(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杨花落尽子规啼?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时间,暮春时节,写“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抒发了离别的忧伤之情) 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该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将月光拟人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1
《次北固山下》——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 本诗属于五言律诗,首联是 (1、2句);颔联是 (3、4句);颈联是 (5、
6句)尾联是 (7、8句)。
2、 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
和的江风之中,一叶白帆端正的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3、 赏析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比喻事业发展顺利)
4、 形容当前中国发展形势良好,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可以用 (潮
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表达。
5、 赏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该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揭示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蕴含
着新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6、 该诗中心句(主旨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一)注解内词语解释(勾划在书上) (二)背诵默写全诗 (三)文意理解:
1、 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该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该词主旨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 (枯藤老师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该句画面 (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
阵阵西风,孤寂地行走在古道上,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盘旋的寒鸦,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
3、 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对比衬托了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的句子是 (?小
桥流水人家?)
4、 该词中?天净沙?是 (曲牌名)?秋思?是 (题目)
第8课 《世说新语 二则》
咏 雪——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2
1、 为什么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好? (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更有意境) 2、 本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对比)
3、 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营造了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
可以看出。)
4、 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
5、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
庭院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讲礼貌,要重礼守信) 2、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的人)
3、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的人)
4、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出元方的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
第12课《论 语》十二章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三)文意理解:
1、 请分析文中句子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道德修
养的?(见文中勾划句子) 2、 填空题: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按时复习的重要性;
B.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欢迎各国的朋友; D.以信为本,曾子反躬自省时,总会说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E.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F.讲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运用比喻,指明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3
G.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还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
3、 关于修身的句子,理解翻译其意思(课后练习第一题):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B.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
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篮子饭,一
瓢水,住在穷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贫困的忧愁,颜回依然自得其乐)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
天上的浮云一样)
E.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一个普通人的志
向却不可能被改变)
4.课后练习第五题:《论语》中的成语 (见书上)
第16课《诫子书》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三)文意理解:
1、 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2、 主题思想: (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
性,勤学成才)。
3、 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第20课《狼》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 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 根据课文的叙事线索填空: 狼 狼 狼 狼 狼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议狼)
3、 故事的开端是 (遇狼)发展是 (惧狼,御狼)高潮和结局是 (杀狼)
2017年秋季学期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备课知识清单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