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善用环境描写

善用环境描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7:25:34

《善用环境描写,令文章增色》

教学内容

环境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准备

1、 查找本学期课文里的环境描写。 2、 查找所读过的名著里的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请同学们环顾四周,看今天课室的环境与平时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100字左右,2分钟完成。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发言一次给该组加1分。

(老师同时也写下水作文片段。2分钟后,4个组分别有一个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发言完毕,老师也念自己的作文片段。)

师:当我站在再熟悉不过的班级门口,一眼望去,我可爱的学生们都正襟危坐,腰板挺得笔直。向老师问好的声音气冲斗牛,让我的精神也不禁为之一振。

再看后面,坐满了我的同事们。这里,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突出的老前辈,有年富力强的教学能手,有奋起直追的教学新秀。 “紧张吗?”我问自己。“有3秒钟吧。”只要一走上讲台,这就是我的一亩三分地。来到我的地盘,你们全都得听我的,哈哈哈哈。嗯,我喜欢这种感觉。

师:刚才我们所写的就是环境 描写。由此可见,环境可以渲染气氛 ,可以烘托人物心情 。 二、 关于环境描写(投影显示) 1、定义

在记叙性文章中,常常有描写环境的语句或段落,它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自然环境就是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 2、作用

(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2)烘托人物的心情和志趣爱好。 (3)渲染出强烈的气氛,增加感染力。 (4)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5)深化主题。 三、 小组竞赛 1、(必答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查找本学期的教材上学过的环境描写,每个组派一名代表念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生1:我找到的是第二课《爸爸的花儿落了》的55段——“进了家门??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这里用垂下的夹竹桃象征爱花的爸爸病逝了。

生2:我找到的是第三课《丑小鸭》的33段——“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他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被歧视的丑小鸭艰难的处境。

生3:我找的是第七课《最后一课》的第3段——“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并正在操练。”这一句是社会环境描写,暗示阿尔萨斯已经被普鲁士占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生4:我找的是16课《社戏》的第11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四、 阅读理解: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师:昨晚我们已经下发了阅读材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下面请同学回答后面的问题。 (附选文)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师: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生1:一共有三处。(答案略)

师:第一段中,作者写“天上北归的雁阵”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的用意是什么? 生2:“天上北归的雁阵”是自然环境,“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是社会环境,目的是表现“我” 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脾气。 师:“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生3:属自然环境描写,既暗示了时间已到秋天,又烘托了“我”的伤感之情。 师:“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在文末出现有何深意?

生4:这段景物描写揭示了本文的主题。表明“我”在母爱的感召下,已经从颓废中走出来,开始了积极乐观的新生活。有力地揭示了母爱伟大与崇高。 五、课堂练兵

师:回想你最开心/伤心/愤怒/难受/难忘的一件事,要求用上恰当的环境描写。200字左右,10分钟完成。看哪个组发言的同学最踊跃。

生1:昨天的消息,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奶奶去逝了,这对一向坚强乐观的爸爸来说如同天塌下来一般。

“砰”的一声,心不在焉的妈妈把碗摔破了。之后,又是一阵令人难受的寂静。 开向殡仪馆的车出发了。中午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在眼睛上,刺眼的疼。世界变成了一片白色,衣服、鞋子??一切都是白色的。

生2: 一个个穿着“千手观音”服装的男生出来了,台下马上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我们十四个男生认真地表演着,一只只兰花指,一个个孔雀舞的手姿,仿佛真正的观音下凡,带给人们欢乐。这出其不意的扮相和观众热烈的反映似乎都预示着我们会成功。

比赛结束了,我们荣获二等奖。回宿舍的路上,我看到那皎洁的月光在为我们欢笑,那柔和的微风也为我们而鼓掌。我们十四个“观音”,给实验中学带来了一个新的传奇。 六、环境描写的误区

? 师:环境描写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 ? 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自然,为写景而写景。

? 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环境描写过多、过滥,势必“意 外伤害”主题。

? 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只有在描写中融进 真情实感,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 因此,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要注意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任何写景部分都不是孤立于文章之外,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而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也只有渗透了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完美地营造文章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的文章才最动人。

搜索更多关于: 善用环境描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善用环境描写,令文章增色》 教学内容 环境描写的写作训练。 教学准备 1、 查找本学期课文里的环境描写。 2、 查找所读过的名著里的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请同学们环顾四周,看今天课室的环境与平时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100字左右,2分钟完成。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发言一次给该组加1分。 (老师同时也写下水作文片段。2分钟后,4个组分别有一个学生代表发言,学生发言完毕,老师也念自己的作文片段。) 师:当我站在再熟悉不过的班级门口,一眼望去,我可爱的学生们都正襟危坐,腰板挺得笔直。向老师问好的声音气冲斗牛,让我的精神也不禁为之一振。 再看后面,坐满了我的同事们。这里,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突出的老前辈,有年富力强的教学能手,有奋起直追的教学新秀。 “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